寫給L君的第4封信 親愛的……(1 / 2)

死亡日記 翛然瑄 1300 字 10個月前

親愛的L君:

你好!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由老師轉的消息,程益中通知將赴港就職,這是7月以來最好的消息。總覺得一些東西並未完全泯滅,一切會好起來的!

所以重新翻看很多的的日誌,談及了那個幾乎快被忘記的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選擇工具理性並不難,因為這個世界之所以變成這樣,也都是基於這樣的理性存在。但無論人們選擇了那一種,但這始終是理性的範疇。說白了,就算有所偏差也未必是衝動所謂。自是定義為理性的那一刻開始,就該覺悟到這是意識層麵的產物,不可能融入太多令人潸然淚下的元素。

輿論的可操控性變相證明了並非所有人具備這些理性,很多的自是站在精英主義才提出了這樣的理論。所以最近開始思考的便是,究竟怎樣的生活,才是該追求的。一個問題已經困擾我有些時日了,那便是追求個體最優化還是群體最優化。本著完成最終目標,並不是自己不能去追求群體最優化,哪怕接觸的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習的是自己並不具備的地方也無所謂。畢竟認知到在這個世界苟且始終是不能那麼任意妄為,所以也在原有的目標上越走愈遠。

有時候發現,如果什麼都不知道,隻看到眼前的人,也未嘗不好。但是既然注定沒能有幸成為這類人群的一員就該有所覺悟自己的思維糾結。

愈發深入的了解一些事情,或想將其轉化為視覺符號保留時,才發覺自己的膚淺。有時候陷入某種情緒裡無法抽離時,總覺得自己似乎快觸碰到了極致或是真實。但是事實總在證明,是陷入了定向思維的怪圈。無論怎樣思索,終歸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死亡。畢竟我的意識是脆弱的,想親近死亡的同時又懼怕死亡,幻想過無數種終結生命的方式,唯獨會躲開自殺。但是,在分析過所有的本質後,才發覺無論怎樣掙紮,最終都會回歸覆滅。那麼在此之前所承受的痛苦、疲憊是那般不值,包括在過程中收獲的滿足感、快樂也會淪為一種浮誇的假象。所以,很多時候深知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以後,反倒不如那些無知的個體幸福感強烈。無論我如何尋找和觸碰遊戲的底線或邊際,深諳遊戲的規則,但始終會落得空虛的下場。

這些年已經明顯感受到難以燃起的興奮感了……

我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