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郎無奈搖頭,鬆緩了僵了一下午的肩膀,起身走至景明帝的畫像前,得空的時候她總喜歡站在這裡看著父皇。雖然關於他的記憶少的可憐,可她知道父皇是個好皇帝,她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父皇這樣的明君。
自懂事以來她就知道自己的不同,身邊所有的人都以她為中心。
您是夏桑國的女帝陛下,你身上流淌的是天下最高貴的血液,她的舅舅赫連瀟這樣對她說。
您是天底下唯一可以身著黑色的人,伺候她的疏影這樣對她說。
我會用生命來守護您,藍若曾跪在地上發誓一般的對她說。
她是王,高高在上的君王。
可他們不知,當一個皇帝並不容易,更何況是一個女帝,所以她從小所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還記得剛登基的時候,由於她過於年幼,國事基本上都是攝政王和幾位輔國公大人所決策篤定。
當時很多朝中大臣反對她稱帝,一個僅有三歲的小女娃娃怎能擔當一國之君?僅憑攝政王赫連瀟力壓狂瀾,堅決支持自己才將那些人鎮壓下來。
從那次之後,她的學業開始加重,太傅對她的要求幾乎苛刻。史書,兵法,治國之道,通鑒寶典,仁德法理這些東西通通都是要背的滾瓜爛熟。每天除了早朝和睡覺,其餘的時間全部都是學習,日複一日,皆是如此。她還記得,第一次學習史書時,她已能夠把所有內容背出,當時太傅驚訝的表情到現在想來還是栩栩如生。
真正得到朝臣的認可是在她十三歲那年,冀州水患,朝上無人能夠提出治水之道。眾人焦頭爛額時,她提出了建水壩,開水鑿把水引入河流的方法。工程建好之後,群臣驚為天人,百姓也因此格外的擁護她。他們遊客曾知曉,水患之時,她幾天幾夜不曾合眼方才想出的這麼個法子。
再往後,舅舅開始放手讓她學習處理政事,在國事決策上,她所顯現出的驚人天賦和仁義果斷的處事漸漸贏得了人心。她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皇帝,雖然她現在還沒有親政,但是夏桑幾乎所有的大小國事都是由她親自處理。
一郎出神的站在畫像前一動不動,眼眸靜靜地凝視著畫中之人。隨意束起的烏發已經如墨般散落開來,遮住了半張臉。未被遮住的臉頰隱約透著白玉似的光澤,細細顰的眉間泄露出主人淡薄的心性,周身似有光華流動,遠遠看去,仿佛一個遙遠不可觸及的夢。
剛置完晚膳的疏影一進門看到的就是這幅景象。主子經常這樣站在先皇的畫像前,一動不動。
這樣的主子讓她心疼,卻又不忍打擾,隻好安靜的站在一邊不出聲。
仿佛過了好久好久,一郎才回過神來,轉身看到疏影站在門口處。知道晚膳已經準備好了,便步出禦書房往泰和殿走去,疏影隨即跟隨在她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