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十四年,從皇城遍布到全大魏都貼滿了皇榜告示。上麵寫著凡是有意上梵清山求道的能人異士,投狀者賞金百兩,從梵清山回來者封官加爵。
早在幾天前,司天監的人就算出了梵清山的方向。
看到皇榜告示的第一眼是被上麵的重金封賞所吸引,但投狀的人卻寥寥無幾。
因為看了皇榜告示的人都知道這字麵意義上是上頭要組建一批人去問道,實際上就是組建了一批敢死隊。
-
薛小義就是上頭派來在鬆泉鎮負責這件事的人。來到鬆泉鎮的這幾個月裡,他幾乎每日每個時辰就差人去皇榜告示處看看是否有人來投狀。上頭給他下達的指示是鬆泉鎮的人數保底是10個人。眼看著半年時間馬上就要到了,他手底下卻沒人可以應付上去。
這件事整的他頭發都快掉光了。上頭催的緊,這事要沒完成,丟官丟飯碗都是輕的,就怕是要殺頭的罪。如果最後實在沒法,他隻能讓他手底下的人冒充平民充數了。
今日下著小雨,狂風急驟。路上幾乎沒幾個人,隻有那些為了生計四處奔波的人在鎮子裡急行。告示掉到地上了都沒有人注意到。
此時,薛小義正在府裡用飯。突然,他身邊的小廝來報。
“大人,有人揭了皇榜。”
薛小義被水嗆住了,緩過來以後,他又問了一遍小廝。
小廝知道這件事的重要,他連說了好幾遍,每一句語調都往上走。
薛小義仿佛滿臉寫著“這怎麼可能”。心裡是這麼想的,腿腳卻早已往前廳走了過去。他倒要看看是誰,不,是哪個英雄敢接這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