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心計 李怡被刺殺的第二天。 ……(1 / 2)

李怡被刺殺的第二天。

含元殿上宛如鬨市一般喧鬨。

皆因李怡冊封姚金玲為瑜淑妃一事鬨得不可開交,魏尚書魏袁青和石將軍石堅為首的支持派和馬元贄為首的反對派各執一詞,誰都不讓誰。

“曆來後宮佳麗三千。皆由皇上所冊封。不過是封了一個妃子,馬大將軍何至於此。”韋禦史韋延狀似無意得不解道。

“後宮佳麗三千,皇上就是納十個百個都可以,也不為多。但是唯獨姚金玲不可以。她無才無德何以封妃。”馬元贄神情嚴厲的反駁著。

“皇上喜歡她,封她為妃。為何不可。馬大將軍可否解釋下,”魏袁青雲淡風輕的反問著馬元贄。

“那姚金玲不過是一介宮婢,何以為妃。”馬元贄甩了甩衣袖不以為然道。

石將軍石堅是個急躁性子,從武臣隊列裡出走出來就懟上馬元贄“你還是一介宦官呢,為何你都能當官,瑜淑妃為何就不能為妃了。”狀似無腦的一句話點破了馬元贄心裡的卑微。正因為這個所以馬元贄對權力的欲望達到了巔峰。用手裡的權力來掩蓋心中的卑微。甘願被權力奴役。然石堅這句話,讓他日後差點有了場牢獄之災,雖然有驚無險。

馬元贄氣急的指著石堅,一張臉氣的都快冒煙了。心裡想著來日方長,你彆載到我手裡。“後宮選妃,向來是以賢德為先,那姚金玲不過是尚宮局區區一個掌珍,隻知刺繡針法和做釵,不知聖人之言,何以為賢德。”

這時韋延站出來“你說瑜淑妃無才無德,可據我所知。瑜淑妃曾在勤政樓上救了郭太後。昨日更是以身擋刀救了皇上,效仿漢代的馮婕妤為那漢元帝擋熊。古有婕妤擋熊今有淑妃擋刀,甚至為太後鳳體康安,更是在集賢殿博覽醫書。為太後尋得良方。如此德才兼備之人,足於為天下女子之典範。下官不知馬大將軍有何見解。”

聽韋延的這段話。朝上的百官均是點了點頭,覺得韋延說的很是。馬大將軍應該是太草木皆兵,一葉目障了吧。

“郭太後當日曆險,身為奴才的姚掌珍理應拚命護主,有什麼大不了得。同理為皇上擋刀,亦是做奴婢的本分。為太後博覽醫書,尋找良方,這是諂媚。這些和才德有何關係。”馬元贄據理力爭的反駁著韋延。

“皇上封何人為妃,還需向馬大將軍你容稟麼。馬大將軍的手是否太長了。”石堅不耐煩的懟

“哼。”馬元贄懶得搭理石堅,轉身麵向李怡道“後宮眾妃,皆有成為皇後的可能。要母儀天下。需具備才德和家世清白。那姚金玲連自己的籍貫在何處都無所從知。她自幼就被買入劉府為奴為婢,所以不知籍貫,不識父母,不懂宗族,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本將軍有所說錯。昔日劉府的小姐劉三好現已是宮婢。而姚金玲更是宮婢的家仆,身份卑賤。加上不知祖宗宗祠。這要是其父為賊其母為娼,如何是好。試問如此出身,何以為妃。她縱然貌美,可無才能無賢德,實在不是妃子之選。請皇上收回成命。其實天下不少女子賢德貌美俱備。皇上何必為了一個低賤的宮婢,被天下萬民恥笑呢。”

魏袁青嘴角帶笑的看著馬元贄道“既然馬大將軍如此說,是否是有人選,說來聽聽。好讓我等知道是如何的賢良淑德。”

馬元贄眼前一亮,正想著如何開口推薦寶賢對麵就給了這個機會,時不待我“啟稟皇上:此女乃懷化大將軍萬劍鋒,萬將軍之女—萬寶賢。寶賢乃京兆長安人士,如今待字閨中。其母乃臣的表妹,寶賢天資聰敏,德才兼備,臣已收為乾女兒。寶賢她幼承庭訓,知書達禮。他日必能母儀天下。”

魏袁青一臉古怪的看著馬元贄“馬大將軍所言非虛啊。我怎麼聽說這萬寶賢因為心高氣傲,任性妄為,逼退了無數上門求親之人。如今都年芳二十有二了。還待字閨中馬大將軍是否托大了?”

馬元贄轉身瞪了一眼魏袁青,然後回身拱手對李怡“皇上,臣所言句句屬實。臣敢保證,寶賢絕非是那樣的人。”

“哦,那就是馬大將軍想要把持朝政。”石堅憨憨自語道。

石堅自以為說話小聲。可在空曠的大殿上在小的聲音都會被擴大。不提馬元贄臉色有如何的黑,就是魏袁青也難得的石堅哭笑不得。想著這是真沒救了,知道他憨沒成想憨成這樣。心裡在怎麼想也要為他開脫。免得以後得罪人就不好了。

“你彆血口噴人。”馬元贄俯身跪下聲淚俱下對著李怡哭喊“求皇上替臣做主啊,臣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啊。皇上”

馬元贄這忙於辯解的樣子,簡直就是欲蓋彌彰,不打自招了。

“夠了。當含元殿是什麼地方,這裡是處理朝政的地方,不是菜市。吵什麼,有什麼好吵得,朕冊封一個妃子還需你們同意麼。”

一時間大臣們嘩啦啦的跪一地連稱不敢。

李怡一臉不容拒絕的“封妃旨意已下,何來收回成命之說。禮部尚書何在。”

禮部尚書忱晟向前爬了幾步“臣在。”

“命禮部為瑜淑妃準備冊封大典,一切以隆重妥當。然瑜淑妃救駕有功,但有傷在身,特賜不必親自到場,在寢宮接旨即可。至於馬大將軍推薦的女子,等瑜淑妃冊封禮完了後再進宮首封吧。無事便退朝吧。”李怡看了眼白公公。便起身走回殿後。

在宮裡混了三十多載的白公公早就練就了一身看人眼色的本領,李怡一個眼色就知道該怎麼做。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