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隻狐狸精,呦這位客官您彆走,在下知道這是個俗套的開始,就和數百年來街上任何一個說書的開場詞一樣,在下無非就是混口飯吃,沒必要拋開祖師爺不是,各位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聽在下給您慢慢講述這狐狸精的故事。
話說這狐狸精剛剛修成人形時就遇見一位老道士,好在這位老道士是個得道高人,不像某些沒公德的一天到晚就知道找無辜的小妖精麻煩。老道士一把逮住怕被道士滅了形神的小狐狸精,說了句:“孩子彆怕。”小狐狸精看著老道士倒真是慈眉善目,也不溜了,索性坐下來看老道士想乾嘛。老道士對著小狐狸碎碎念了半天,什麼命運多舛、一波三折,又掐著手指子醜寅卯地算了半天,最後對小狐狸說:身為狐狸精要留心不能過早地流露真情。小狐狸精看了看老道士,答應了句“哦“,然後就在那兒自顧自地想狐狸精的祖師爺級的哪有幾個有真情的啊。老道士看了看小狐狸心不在焉的樣子,歎了口氣,摸摸小狐狸的頭走了。在很多很多年後,狐狸精一想到當年的老道士就忍不住罵自己,咋就沒多把老仙人留下來多問兩句呢。
狐狸精不是一個人生活,拖家帶口的。一隻青梅竹馬一起修煉長大的無口麵癱黑狐狸,一隻後來撿回來的天然呆小紅狐狸。這山上修成精的也不隻它一個,還有隻黑熊精。兩隻妖精搶地盤打得狐狸毛都快禿了。而且小呆還經常偷吃黑熊精地盤上的食物,惹到黑熊精他弟弟。所以狐狸和黑熊精從來都不待見對方。黑熊精他弟有一次又逮到小呆跑來偷吃,狠狠地打了小呆一頓。狐狸回家看見小呆耳朵的裂口當場就飆了,惡狠狠地撂了句:“老子要報複他全家。”狐狸不是什麼善茬,這話說到算到,用一群馬蜂和黑熊愛吃的蜂蜜就把黑熊精和他弟弟搞得一個半月沒敢出現在山裡麵。當然這事誰也找不出一絲一毫跟狐狸有關。小黑則是一天到晚不是邊睡邊吸收日月之精華就是邊發呆邊吸收日月之精華,所以其實小黑的道行比狐狸要高出不少,但論勤儉持家和與人鬥其樂無窮的話還是狐狸要更勝一籌。
在終於連小呆都可以修煉成人形的時候,狐狸對家裡麵的兩隻宣布:我要下山看看,你們要跟著去嗎。小呆問山下有好吃的嗎。狐狸說肯定比山上多。小呆二話不說跑去收拾行李。狐狸問小黑:你呢?小黑打了個哈欠,說:“隨便。”之後就恢複成原形縮一角繼續睡了。狐狸帶著收拾好行李的小呆,抱著團成一團的小黑就下了山。
狐狸雖然是個妖精,但也知道人間講究“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想在人間混得長久那就得讀書,讀書了才有官做,有官做了才有錢拿,就算他不用錢,家裡那兩隻好吃懶做的也得吃飯。狐狸拖著兩個就在一個江南小鎮住下了,聽說小鎮上出過不少狀元,狐狸想沾粘喜氣。在狐狸宣布自己要讀書時,小黑難得的開了口說:“我不去。”之後飄然地出門去武館看練武去了。小呆眨眨眼睛:“那我呢?也要去?”狐狸想想小呆的呆勁兒,算了,跟隔壁的包子鋪的大嬸說說讓小呆去幫幫忙,就算有個事兒做。
於是,就在狐狸跑到私塾在一大群幼童中間格外顯眼的同時,小呆站在包子鋪的店門口當“包子西施”,小黑則看過武館自己回來練再繼續看。好在狐狸到底是隻妖精,天資聰穎,進步神速,其實也可能是因為狐狸自己也覺得跟著小孩子坐在一起太丟人了就拚死讀了一把,反正狐狸以連私塾先生都歎為觀止地速度升到了和他外表年齡相近的水平,當然我們得刨除那些十二三歲就中了舉了神童們。小黑也早就從趴武館的門變成趴武林門派的牆再回家自己練的程度了,隻有小呆一直是“包子西施”,唯一的變化就是多出了一位綢緞莊的少當家,天天在包子鋪不去看自己家產業,小呆到哪兒他到哪兒,從包子鋪跟著小呆一直到家再順道蹭頓飯,討討家長(也就是狐狸和小黑)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