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自由自我,永遠高唱我歌,走遍千裡。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被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那會怕有一天隻你共我。
嘚…咚…嘚…”
車裡播放著海闊天空歌曲。
因橙開著車疾馳在馬路上,思緒卻在漂移在外。
這樣跌宕起伏的曲子本應該以一種激情澎湃的狀態聆聽,她的眼眶卻泛起了淚花。
因為,每一次聽到家駒的歌,都讓她為家駒短暫的人生感到遺憾和不甘。
心口猶如萬堵泉口,淚不由自主的往下湧。
說起黃家駒,因橙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開始粉上的。
因橙出生於1993年8月,黃家駒走於1993年6月,兩個跨時代、跨年代的人本應沒什麼牽扯。
也許是緣分使然,身邊的人總是不厭其煩的每天不停的聽家駒的歌,聽家駒的故事,放著黃家駒的海報。
她在某一天失落的時候,在他的歌曲裡找到了共鳴,就這樣迷上了。
1990-2000年的時候,鄰居和朋友每天都在分享家駒的歌曲、故事、經曆、吉他曲譜,家駒的生活痕跡布滿了她生活。
她喜歡他的歌,喜歡他的個性,喜歡他的吉他曲,喜歡他戀愛的女生,喜歡吉他書裡放蕩不羈的樣子。
她以為,家駒隻是在遠方經營著他的音樂故事。
小小的她在心裡種下了夢想,要努力的攢錢,長大以後要聽一場黃家駒的演唱會,要和他握個手。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小小的人兒經曆了青春期,叛逆期,經曆愛恨情仇,經曆夢想與拚搏,在某一天,她終於有了自己的積蓄。
她在街上購買了很多很多家駒的影碟,然後向四周的人打聽如何才能購買演唱票,如何才能參加黃家駒的演唱會。
也在那一天,她終於明白,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家駒的演唱會門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