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許小波是個挺有意思的男生。長的不高,身材不壯,相貌一般。唯一有點特點的地方,就是他那雙眼睛。遺傳自他的老媽,許小波的一雙眼睛大大的,很有精神,十來歲的時候,常被人說是看著很活潑激靈的小孩。但其實,也就是看著機靈,小波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很活潑開朗的人,甚至有時候,他覺得自己有點孤僻。舉個例子,上小學的時候,一到周末,彆的孩子都喜歡聚一幫人一起踢球,唯獨他,就喜歡站在自家樓裡的頂層,從樓道的窗戶裡,看著一幫他認識的人踢球。那個時候電話還不是很普及,所以孩子們在他家裡找不到他,也就隻能就此罷手,該乾什麼乾什麼去,其實他並不是不在家裡,隻是從來不讓他老媽告訴來找他的同學他在家。彆人都去玩了,他才從自己家裡出來,跑上樓看人家在一起熱鬨,看著看著,覺得還是自己下去有意思,這才跑下樓和人家一起玩,彆人要問他去哪了,他就說去院門口給他姥爺買煙了。所以後來班裡人都知道,許小波家裡有個很能抽煙的姥爺。
後來,當他發現自己其實真的有點孤僻的時候,已經上中學了。本來嘛,小孩子哪可能有那麼重的心思,也撐死就是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而已,時間長了,也就該乾什麼乾什麼去了,一起爬樹掏鳥窩,一起在快要拆的舊樓房裡攢來攢去,一起揪女孩的辮子,一起偷大院裡老太太們種的無花果和葡萄。總之,是個也還算皮實的主兒。
許小波的家裡很特彆,是和姥姥姥爺一起長大的,姥姥姥爺原來都是外地人,老媽和老姨也都是在外地長大的,唯獨自己老爸,是個當地人,年輕的時候,沒有房子,沒有錢,唯一有的也就是一個看起來還算穩定的工作,所以後來小波的父母結婚以後,是和娘家人一起住的。小波長大的大院也倍兒有意思,整個大院是當年響應黨的號召,支援三線的人連帶家屬整個一起搬過來的,在當地,也算是最早的一批移民,所以後來,在外人眼裡,很有點當年美洲大陸第一批移民的味道。
小波的童年,基本上就是在大院裡度過的,大院很大,要放現在,基本上就是一大學的規模。院兒裡設施完善,什麼都有,子弟學校啊,球場啊,醫院啊,食堂啊,澡堂啊,早市兒啊,甚至連招待所都建在院兒裡,所以,大院裡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們基本上也都認識,一到夏天,整個院子裡跑的到處都是孩子,一群一群的,就像海洋裡紮堆兒的小魚,很是歡實。老頭老太太們,則是一個個搬著小馬紮兒,樓下你一堆兒,我一堆兒,搖著大蒲扇,開始東家長西家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