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態晏行淵的運氣不是特彆好。
在他幼態期的最後幾天,《合格社會化成體培養法案》第103號修正案以微弱優勢通過投票表決,即日起正式生效。
103修正案要求幼態監護員,給予攜帶青體基因的幼態“視同通過”評價。
意味這部分幼態要經曆更難的“最終觀察期”考核,才能成為合格成體。
統計數據表明,超過90%獲得“視同通過”評價的幼態,都未能度過高難度最終觀察,在成體前夕遭到銷毀。
此時,晏行淵不知道什麼最終觀察期。
他是個與弓相生的射手,隻關心練習與比賽。
-
2032年,射箭世界杯·特拉斯卡站。
光弓個人決賽現場,座無虛席。
天氣晴朗無風,宜室外射箭。
光弓外形與去掉瞄具與平衡杆的競技反曲弓相同。
由於去掉部分配件,整體更簡潔流暢。
利用下三指指幅的勾弦瞄準方式,雖無瞄具輔助,距離相同時,光弓高手能跟競反一較高下。
比起裝了一堆配件、追求特定距離射準的競反,晏行淵更喜歡造型簡單、玩法靈活的無瞄光弓,
他曾吐槽“誰會喜歡舉著聖誕樹射箭”,險些被競反射手圍攻。
現場座無虛席,晏行淵與對手先後進入。
前者身形修長,手拎白色長弓,腰掛反向原野箭壺,優雅灑脫。
後者魁梧健壯,深秋還穿著花哨的撞色T恤短褲,露出誇張的手臂線條和小腿肌肉。
觀眾席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競反弓友表示,這場比賽實乃“精靈射手”與“近戰弓兵”的巔峰對決。
他期待“近戰弓兵”暴打“精靈射手”,以報競反弓被起綽號之仇。
主持人介紹:“歡迎來到射箭世界杯·特拉斯卡站,光弓個人決賽的比賽現場,這是光弓首次作為獨立弓種加入,我們即將目睹射箭世界杯曆史上首位光弓冠軍的誕生!”
“1號靶是來自鹽湖城的埃裡克·施洛瑟!”
現場爆發出激烈的掌聲和歡呼。
37歲的埃裡克已連續四年蟬聯濱州公開賽的光弓冠軍,此前,濱州公開賽一直是光弓的最高規格賽事。
去年濱州賽,晏行淵在半決賽遇到埃裡克,不敵落敗。
“2號靶是來自蘇河的晏行淵!”
晏行淵迎著閃光燈與觀眾互動,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競反弓友也舉起手機對他連拍。
比賽開始。
1號靶首先發射,箭隻飛過50米的距離紮進靶紙。
埃裡克首箭8環,看起來對沒入黃(命中9環及以上)不太滿意。
2號靶晏行淵跟上,每支箭需在20秒內發射,50米外的靶心還沒箭尖大,瞄準難度不低,時間不算充裕。
在他撒放的瞬間,受到觀眾席方向乾擾,略有猶疑。
“7環,也可能是8環。”
射箭比賽如若壓線,則計作高環。
出師不利,晏行淵希望一輪結束後靶前裁判將這箭判定為8環,否則第一輪的2分怕是要拱手讓人。
他對撒放瞬間來自觀眾席的晃眼閃光有些不爽,決定賽後發推吐槽某些毫無觀賽禮儀的行為。
埃裡克又一箭10環、一箭9環,以27環完成首輪比賽。
如果晏行淵首箭8環,則兩人各得一分,可幸運女神沒眷顧他。
“第一輪比賽結束,埃裡克以2:0暫時領先,讓我們繼續期待選手們的精彩發揮!”
靶前裁判判定不壓線,主持人宣布比分。
第二輪晏行淵和埃裡克都是兩個9一個10,雙方各得一分,埃裡克以3:1繼續領先。
第三輪依舊平手,埃裡克4:2保持領先優勢。
觀眾席上,不願透露姓名的競反選手哼起小曲兒,好友與首塊光弓金牌擦肩而過,他可以勉為其難安慰一下。
起射線前,晏行淵神態平靜,絲毫看不出連續三輪落後的焦躁。
由於比分落後,第四輪改由2號靶晏行淵首先發射。
修長有力的手指從箭壺中拈出支箭,轉了半圈搭在弦上。
晏行淵確認指幅距離,舉弓拉弦,靠位瞄準撒放,一套動作行雲流水,主持人報了個10環。
埃裡克以一箭10環回敬。
兩人暗中較勁,晏行淵繼續10環,埃裡克再一箭10環把壓力給到晏行淵這邊。
射箭的對抗性不如其他運動,但十分考驗運動員比賽時的心境。
落後的焦慮、比分被反超的心態變化,必須10環才能贏的壓力都會影響發揮。
50米距離下,隻要些微失誤,輕則打偏,重可脫靶。
晏行淵天生喜歡跟自己周旋,與射箭這項“合法但有病”的愛好相當契合。
不理會1號靶的壓力,晏行淵拉弓瞄準,動作與之前兩箭10環分完全一致。
這次他的瞄準時間很短,幾乎剛完成靠位便撒放出手。
箭支的軌跡是條拋物線,拋物線的另一端連著10環。
“10環,10環,10環,完美30環!”
主持人語氣激動:“這是光弓比賽中罕見的完美三十環,我們居然在首屆光弓世界杯上見證了這個奇跡!”
此時壓力來到埃裡克身上,他必須命中10環,才能繼續保持領先。
埃裡克第三箭瞄了很久,在20秒倒計時快結束時才撒放,命中右9環。
第四輪結束,晏行淵以1環優勢取勝,比分4:4平。
優勢不再,久經賽場的埃裡克迅速調整心態,以一個10環兩個9環完成第五輪。
晏行淵的三箭同樣28環。
“第五輪比賽結束,當前比分為5:5平。觀眾朋友們,我們即將迎來激動人心的決金環節,兩位選手將各射出一支箭,一箭定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