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早上京京和老賀吃過早餐後去了媽媽那裡。舅舅和舅媽周二飛澳洲,小年輕們還沒點頭。四個家長先接上頭,達成一致意見是肚子裡的孩子不能是非婚子。
媽媽和她一邊練習瑜伽,一邊和她八卦家長裡短。
“洋洋的女朋友比他大三歲,比你還要大一個月。折壽呢,以後一個比你大的弟妹,天天喊你大表姐。”這些信息,表弟上周告訴她了。他去澳洲後獨身一人,語言也不好。第一個幫助過他的是當時的鄰居,也是他的女神。前段時間女孩子失戀,他安慰著安慰到床上。當然,馬洋洋表示自己要做爸爸,為了給孩子媽媽和孩子一個更好未來,他會努力念書將來找個好工作。
年齡根本不是問題,京京並不想去說服媽媽,隻好轉移話題。“人家女孩子挺好的,現階段是你們家馬洋洋配不上人家。再說了,如果結婚後也不會天天見麵,一個月能見一次就不錯了。她們不回國,估計一年都見不上一次。”
馬女士說,“見麵是重點嗎?”
京京反問,“您說什麼是重點?”
“你男朋友多大?”馬女士擔心京京找個年紀小的,又擔心找個年紀老的。
實話實說,“實歲三十一,虛歲三十二。”
馬女士挑刺,之前說好的信任蕩然無存。“大五歲呀?有點老。”
“不是離婚男吧?”追問繼續。
京京表示無語,話題繼續拐彎。“剛三十出頭,哪來那麼多二婚男?”
“馬洋洋二十三歲一婚,七年之癢大概率會離婚。三十歲之後二婚的不要太多。”
“你是做姑姑的,能不能盼著自己大侄子日子過得好點?”
馬女士繼續找論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不說他,我旅行團裡另一個朋友老莫家。兒子有一兒一女,去年離婚的。他今年也才三十二,秋天就要二婚了。”
京京有意轉移話題,“他的一兒一女怎麼辦?”
馬女士說,“兒子跟爸爸,女兒跟媽媽。”
“兩個孩子被分開呀?”轉移話題+2。
馬女士絲毫沒有察覺,“老莫家是顏控,兒子長得像媽媽,帥氣可愛。他們老兩口努力把孫子爭取過來。”
“合著孫女像兒子,長得不好看,就不要啊。”轉移話題+3。
“他們老兩口相貌端正,偏偏生個醜兒子,如今孫子相貌好,肯定要爭取呀。”
“你的朋友一家都是什麼人呢?”轉移話題+4。
話題拐了八百道彎兒,落點到了批判馬女士的朋友一家上。馬女士和京京分開之後,才發現自己的重點被帶偏了。老莫一家的家長裡短,關她什麼事情呀。
京京是鍛煉完就跑,回家拉上窗簾睡午覺,發誓要在下個項目啟動前睡足。她一覺睡到下午五點半還意猶未儘。不過不能再睡了,楊聞昭約她晚上一起去吃大槐樹燒烤,
“燒烤店那邊不好停車,我們一會兒騎單車過去。”
“好。”
倆人碰頭後才發現彼此不約而同的大白T恤,牛仔褲。夏天的微風輕輕吹拂著衣袖,倆人籠罩在晴日傍晚的霞光裡,乾淨,美好。他們一起遺憾沒有提前在校園裡相遇,不然在自己的青春校園時代遇到這麼美好的人,回憶裡一定不隻是課本講堂。
“楊聞昭,你自行車水平如何?”
“還行。”
京京的勝負欲起來,單腳踩著腳蹬,望著他問,“我們比比如何?”
走起,原本的並排,隨著姑娘的加速,變成一前一後。
“你怎麼自行車騎得這麼好?”
“我在自行車之都修煉過半年。”
“哪裡?”
“阿姆斯特丹,我大二下學期去換過。”
“怪不得呢。”
還有兩個路口到人民醫院的西巷,倆人並排等紅綠燈。楊聞昭看到她額頭和鼻尖的汗水,低頭從口袋裡取出紙巾遞給她。再抬頭時,眼睛的餘光看到等紅綠燈的一位騎電動車的男子正在暈倒。他慌忙從車子上跳下來,一下衝了上去。
倒地的男子心跳很慢,呼吸微弱,嘴唇發紫。楊聞昭一邊做著心肺複蘇搶救,一邊指揮著男子的同伴趕緊撥打120急救。京京也衝了過去,楊聞昭看到她的鞋子後抬起頭。額頭和臉上的汗水順著脖頸向下流,他看到京京擔憂的表情,也看到不遠處地鐵站,手上的動作沒有停。
“京京,跑去旁邊的地鐵站,借他們的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要快!”京京聞言後,撥開人群朝地鐵站跑去。
這是京京第一次直接麵對,或者說參與一個人的生死。她能感受到自己奔跑的速度,也能聽到耳邊時間流逝的聲音。幸運的是地鐵站有AED設備,車站的駐站民警接受過心肺複蘇術的搶救。民警帶起設備和她又一起跑回事發地點。
民警接力搶救,汗流洽衣的楊聞昭對著滿頭大汗的京京豎起大拇指。救護車在五分鐘之後趕到。他們望著駛離的救護車,相互攙扶著笑了起來。救人一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