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來得及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那人已經在眼前傲然站立,一屋子的人馬上行了宮禮。我站在已經矮了半截請安的人中間,歎了口氣,也福下身,“奴婢給皇上請安,皇上吉祥。”他看也沒看我一眼,隻是隨意擺擺手,一幅我不認識你的表情。
好吧,既然這樣,我也裝做不認識你。康熙越過眾人後,牽著良妃的手走到榻上坐下,說:“挽兒,你近來可好?”良貴人低下頭,用沒有任何情緒的話答:“托皇上的福,臣妾的身子很好。倒是皇上,怎麼看起來精神不是很好?”康熙歎了口氣,“還不是因為張汧的那件事。雖說朕早就知道自他任湖廣巡撫以來,作惡多端,凡所屬地方,鹽引、錢局、船埠,無不搜刮勒索,甚至漢口市肆招牌,也按數派錢,吞為己有。可是……”良貴人見他欲言又止的模樣,不禁問道:“可是什麼?皇上辦他不就是了,為何還要這麼苦惱?”
康熙沉默了一會兒,道:“話雖這麼說,可是朕沒有證據,也曾叫人暗中去搜集過……哼!想不到那些吃裡爬外的東西竟然被他買通了,不停的在朕麵前說他的好話。”良貴人想了想說:“皇上不必動怒,雖然說那張汧收買了人心,但是……皇上可還記得山西道禦史陳紫芝嗎?”康熙點點頭,“記得,是個倔脾氣。嗬嗬,他可是不會阿諛奉承啊!”
良貴人將手不動聲色的抽出來,接著道:“那皇上何不派他去徹查此案呢?”康熙也淡淡的收回自己的手,笑道:“挽兒,你果然與眾不同啊!”良貴人又福了福身子,仍是沒有一絲感情的說:“皇上過譽了,是皇上過人,臣妾隻是提個醒。”
我一直聽著他們二人的談話,心裡的疑問不斷加深,良主子不過是個貴人,怎麼會認識朝中大臣呢?還有,自古後宮不得乾預朝政,那為何康熙會對她說這些,並且還采用她的意見,他欲意何為?他們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又或是他們之間有什麼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