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烏裡子豆腐(2 / 2)

烏裡子加水磨出的粉漿微微泛灰,順著石槽緩緩彙入到出口,順著出口流到木桶裡。

水動力的磨坊用起來方便,隻要注意隔一會兒加烏裡子就行,不用時刻緊盯著。金風從懷裡取出一個筍衣小包,打開遞給徐以漾:“嘗嘗,我自己熏的柿子乾。”

柿子乾是用半乾的鬆枝熏製而成,看著烏漆嘛黑的,吃起來非常不錯,柿肉部分軟糯,柿子皮哏啾啾的。

徐以漾眼前一亮,“真好吃!你怎麼弄的?”

“用鬆枝熏的,”金風看他喜歡,自己也高興,“我家裡還有不少,待會兒給你帶幾包回去。你們這裡人都不會,我們村裡家家戶戶都會。”

李山村離著鎮上比較近,金風老家在老山裡,他們那裡野柿子樹多,每年秋冬柿子多得吃不完,又賣不出去,村裡人便想著法子保存。

“還是家傳手藝,那你要不要賣?”

“這東西到處都是,不值錢的。”再說吃多了對胃不好,他家那邊窮得實在沒辦法了,不然也不會每年上山采那麼多柿子熏柿子乾,總歸再怎麼不好也是比老樹根好吃得多的。

“你不是說是家鄉手藝嗎?興許外頭人不知道。”

徐以漾又把他打算去集市上賣簪子的事情說了一遍,金風聽著很動心:“真的能行嗎?我還沒去過鎮上。”

“管他呢,我也是第一次去做生意,咱倆一起,賣不出去就當去鎮上玩了一通吧。”

“行,聽你的。”金風很開心地應下。

柿子乾要用半生不熟的柿子熏製,徐以漾他們采的都熏不成。金風熏柿子乾的柿子是在李山村村民進山采摘的半個月前弄的,采得不多,就熏了小半背簍,本來打算留著過年待客的,如果能賣錢他手頭上也能寬裕些。

烏裡子磨好了,徐以漾幫忙從溪下打水清洗了石磨,兩人一起去了金風家裡。

金風家狀況不太好,住得是草屋,牆是黃泥土牆。徐以漾天天在李家待著,除了去田地裡乾活基本上不出去串門子。在他看來李雲舒家裡已經足夠貧窮,到了金風家裡一看,才體會到人家說李雲舒家裡富裕是個什麼概念。

他扶著門框,嗯,這是危房吧!

金風看他盯著牆看,麵上有些窘迫,“家裡條件不好,你彆在意。”

徐以漾回過神,“啊啊,沒事,我就隨便看看。”

“嗯,你先坐一會兒。”

金風給他端了板凳出來,屋子裡昏暗幽冷,不如在院子裡曬太陽。

徐以漾看他進進出出又是倒水又是拿柿子乾,有點不好意思,“你彆忙活了,咱們什麼時候熬豆腐?”

“不著急,我去把陶罐搬出來。”

他家裡沒有鐵鍋,用得是陶鍋,也沒用灶固定,想在哪裡用就搬到哪裡。冬天一般是在院子裡生起火堆用來煮東西,省得在屋裡還看不清。

磨好的烏裡子粉漿用溫水稀釋後,倒入陶罐裡,金風拿著木鏟不停攪拌,徐以漾幫他添火,直到熬成糊狀冒泡才算完成。

熬好的烏裡糊糊打到木盆中冷卻,金風又生起一鍋,陶鍋小,沒辦法一次性熬完。

“這就好了?”徐以漾看著盆裡的黑糊糊,不像豆腐像是顏色深的藕粉。

“哪能呢,還得放一晚上凝固。”

“想吃到嘴還真不容易。”

“這已經是最後一個步驟了,烏裡子撿回來要放在太陽下麵曬到裂開,然後去殼篩仁,篩乾淨的烏裡子要用清水泡個七八天去澀,最後才能磨成漿呢,麻煩得很。”

不止麻煩,味道也算不上好,金風笑說,要不是家裡窮得揭不開鍋誰想著吃這個。

“你回去嘗嘗看可吃得慣,要是不好吃就倒掉,彆硬吃。”

徐以漾:“有那麼難吃嗎?”

“看個人口味吧,反正我是不喜歡,李田挺喜歡的。”

“我怎麼沒看見李田?”

“他去服徭役了呀,現在回不來呢。”

那估計得等大集結束後才能回來了,跟李雲天一樣。

兩個人忙活一下午才把一桶烏裡子漿全部熬成糊,徐以漾在金風家裡磨蹭著待到臨近晚飯才回去。

烏裡豆腐凝固好後,金風如約給他送來了一塊,徐以漾等燒熟後嘗了嘗,味道有點苦,口感有點像魔芋,說不上難吃,但也不好吃。

徐以漾夾了一筷子便再也沒動過,李老頭沒好氣,“沒事閒得慌,搞了又不吃。”

煩!

徐以漾理虧,確實是他弄來的,家裡人都不吃他也不好勉強。為了不挨說,他把一盤子全吃了,撐得想吐,心裡慶幸金風隻給了一塊烏裡豆腐,不然他真得會吐出來。

天越來越冷,村長找了李老頭等幾家人商量後決定不等服役的人回來了,就在大集前一天開始放水逮魚挖通菜,弄完後第二天直接拉到鎮上去賣,那時趕集的人多,東西也好賣,大夥兒過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