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準許 就快要 相見了吧(1 / 2)

“哦?預國公,找朕來是有什麼事嘛?”

“臣知近日聖上憂心水利建設等事,且企圖改變這般王公貴族與平民百姓的隔絕狀態,臣有一計,不知皇上是否有雅致聽聽?”

“愛卿但說無妨,若是真有利於江山社稷,朕可還要重重賞你一番。”

“因我國素有國策,在位官員及家眷不可私自離城,或是說不得離城,但若想謀求工程在地方實施,還真得實地考察測量一番,方能因地製宜,隻是眼下皇上您,缺乏合適出城的人選,臣願將小女從祖下褫出,派遣邊野,勘察民情地形,以便後續準備。隻是臣還多有顧慮。”

“可談。”

“便是這消息互通之事和糧草財寶。若說臣真的派遣小女出城,臣心有不願也是自作當然的,可為國家計,這點犧牲是不算什麼的,但如若小女不得再進京城,怎樣上報相關的情報信息呢?臣懇請以城下為信號,若三五載內,小女戰馬一匹孤身前來,將所有信息收集妥當,民生體察有所成就,可用微臣之辭官換她口述之機遇,也便不使聖上為難。但她遊湖四海,終究是借您的名義,不妨撥款萬兩,餘糧萬石,好疏通人情,往來處事。”

“預國公,你可是拿自己的仕途和朕在開玩笑嘛?這麼大的榮華富貴都擺在你麵前,終身不再娶無子嗣也就罷了,連你最愛的女兒都要和你一同去承受那清貧的日子嗎?預國公,朕勸你想清楚了再說話。”

“臣在來之前就想清楚了,或是說,十八年前先皇下令問斬臣夫人的時候就已經想清楚了,若社稷在這般下去,怕是想不亡國都難,您也是從下懷揣民生疾苦的人,不應當比微臣明晰此間真理嗎?現犧牲微臣一家,卻可換更加海晏河清的國度,何樂而不為呢?更何況此事一經結束,好的名聲和清譽全是皇上的,就當臣,告慰亡妻在天之靈,做了最後一樁事,是一個臣子應儘的本分,又有什麼難處?”

“愛卿,我自幼就佩服你的膽識,所以在父皇駕崩後,不顧群臣反對,重召預國公,若你當如此執念,真也是生不出彆的法子,就當皇家欠你們慕容家的命,當今還了便是。”

“準了,朕明日就下令,令嬡可以郡主稱號啟程了。”預王無奈地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