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紫光:值此佳節,天寒地凍,唐大人追我二天一夜,就為此事?
唐文學:非不義之財不當占為私有。
鄧紫光:謝唐大人教誨,非鄧某所為,請勿潑汙本使。唐大使還是未明說為何追我於此?
唐文學:我並非為你而來,我追蹤的是兩艘貨船。
鄧紫光:漓江上大多數貨運船隻均由始安商行與招撫衙門掌握,唐大人有什麼話請明說。
唐文學:桂平商人蘇仲在家在自殺,其家人告到永淳,永淳縣追蹤蘇仲家財,其藏匿的數百石財物被兩貨船裝走。
鄧紫光:隻恐這是以訛傳訛。
唐文學:此為永淳知縣派人與我親說。
鄧紫光:桂平殺人,蒼梧劫財,本應由這兩地辦案,為何二縣不見報?蘇家為何到永淳報案?永淳本是二江宣撫司管轄,如今跨區辦案,為何不見案宗、公文?未必不是有人玩弄詭計,吃下黑錢。請問唐大使,這蘇家人如今被誰控製?
唐文學:桂平縣未必知道案情,永淳不可能到桂平拿人。
鄧紫光:於是你眼中盯著貨船,放過蘇仲的家人及線索?如今貨船未找到,蘇家是不是已經潛逃?如此看來你要撲空。
唐文學:不是還有永淳縣嗎?
鄧紫光不無譏笑地:廣西宣慰司地盤上的,永淳縣的要二江宣慰司來辦,唐大使這口如何開?說永淳縣謊報桂平殺人案?
唐文學被炭火烤得頭上出汗了,鄧紫光用提梁壺為他續上茶水。
唐文學:這麼說我這一趟跑了個空?
鄧紫光:也不全是,這過年過節,天寒地凍,你帶著這數百城兵出來練兵剿匪,是為居安思危之舉。
唐文學:鄧大人果然是將才,卓識非凡。這我練兵也完成了,我這就回去。
鄧紫光:唐大使此言差矣。練兵是結束了,可唐大人何不隨我一同去長沙,給右相史大帥拜年?
入夜,靜江府出來的城兵在雨雪中點起冓火準備熬夜,鄧紫光勸唐文學,憐惜這些跟隨他出來的士兵,讓城兵回縣城找軍營借宿,以免淋濕身體沾染瘴氣,一倒就是一大片。
唐文學知道他們再跟隨自己也沒有結果,便讓城兵們進城修息,明天拉回桂林。
唐文學也想把這次出來的屁事擦乾淨,跟鄧紫光走一趟,要能發現其他線索,或許還能搬回一盤。
賭徒就喜歡將可能性當作現實。唐文學在船上睡了一晚,船已經進入陡門。他站在船頭,看著四十多個瑤兵輕鬆地拉著纖繩,陷入沉思,這批瑤兵什麼時候到?
走到了三十裡後換了一批瑤兵。原來的人原地埋鍋做飯。看來鄧紫光沿途設下了不少伏兵,果然是上過戰場的人,後手不源源出,雖不見刀光,卻見崢嶸。
唐文學:鄧大人與大帥有舊?
鄧紫光:不是很熟,六年前在長沙時史大帥於我鄧家有恩。你呢?
唐文學:先父隨海牙下澹州,受重創身死,萌父蔭到二江宣尉司,無機緣與大帥親近。隻是我此去身無長物,如何見得大帥?不如這樣,你借我千緡,回靜江後我將入貢賞金全數撥放於你。如何?
鄧紫光:小事一樁,唐大使隻管放心。我家原在長沙頗有資財,雖然因戰火而破敗,這點小錢不足持齒。
唐文學命百夫長帶船上的靜江城兵回去,卻被鄧紫光攔下,他們回去了,無人侍候唐文學了。唐文學感動於鄧紫光同意自己帶先前上船的十人,鄧紫光卻想他們回去了,誰來坐實唐文學擅自調兵,欲加害自己?
夜裡,運河兩岸有燈火,船乘夜色在渠中航行,鄧紫光挑燈夜讀,或者奮筆疾書。唐文學對鄧紫光用不完的精力滿是羨慕。
過了三十六陡,船出了興安境,遇見火奪都帶全州兵來接。火都都上船,將靜江府兵驅到另一船上,與鄧紫光和唐文學熱情述舊。
唐文學故作不知地問火奪都:通判大人為何在全州?
火奪都:狸獠入貢事畢,回程經過他鄉各地,怕路上有出意外,特與全州總管相約,調其部為鄧大人護航,往長沙見海牙丞相。
鄧紫光補充道:還要去鄂州彙報此番入貢事。
唐文學頭上開始冒汗,他知道為什麼火奪都上船就把他的兵衛給支開。於是故作不知的問:莫非全州邱將軍已知鄧紫光下湘江?
火奪都:邱將軍說如果有空會上船來拜訪唐副使大人。
船進入全州城,岸上沒有了瑤兵,部分船夫返回靜江的,邱澤果然登船,與鄧紫光見禮十分客氣,對唐文學卻十分隨意。他極力邀請鄧紫光下船一敘,鄧紫光堅辭要儘快到潭州。邱澤順勢以不便耽誤行程為由下船。
唐文學也想下船,被鄧紫光和火奪都阻攔,說此去彙報,沒有唐大人在,這事還真說不清楚。到此,唐文學知道自己被鄧紫光誆騙上船來,現在有了火奪都,更脫不了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