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緊張 這些都是以……(2 / 2)

危機逐漸逼近,起先隻是一些小範圍的風聲在流傳,經有心人和其他國家間諜添油拱火,一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這些傳言裡將近年來國家所有的自然災害和異常現象都歸咎於女帝登位,是她顛倒男女之職,引來上天懲罰,要她速速退位,出罪己書,祭告天地,還餘正朝。

現代人大家都知道自然災害和單獨的一個人關係並不大,可古代不一樣啊。人民識字都很少,淳樸可能還算淳樸,關鍵在他們認死理,他們可不會管彆的國家是男皇帝也有自然災害,邊族連皇帝都沒有自然都讓他們過不下去了才要打戰。

人們隻會覺得說得也有道理啊,不然為什麼之前都沒打戰,現在怎麼打起來了,他們越想越覺得對。哪怕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不能在群體性運動和輿論中保持理智,永遠不要指望任何一個組織團體的理性,他們的可靠性甚至比不上褪去了戀愛狂熱的男人。

國內民憤四起,有些投機者見機會來了,更是在裡麵猛添了一把火,女帝的安全受到了嚴峻的考驗,有無數“義士”爭先恐後來刺殺女帝,下毒、刺殺手段層出不窮,有一次還險些就成功了。

經此之後,這些人大受鼓舞,還有劃出地方搞起了獨立自治,女帝大怒,可這些人太多,抓不完,有得又太遠,也實在是鞭長莫及。之前被女帝強壓下去的社會問題一下全部彈了回來,有些牆頭草都開始張望了起來,心裡估算著到底投向哪邊才好。

國內形式比邊境還要危急,邊關還有道城牆防守,敵人都被擋在外麵。國都可是裡外都有“敵人”,要不是女帝的護衛隊實在給力,她死了可能連墳頭都沒有,因為新的上位者平息這一切最快的方法就是將鍋全甩給女帝,把她挫骨揚灰了,民眾的憤怒才會借著這個出口傾瀉出來,不然這種情況誰來也把控不住。

昭明公主急得要死,她上戰場,自己也受了不少傷,多虧了雙子家人團的藥粉,不然她現在可能還躺在床上。不過這一切也不全是壞處,她在前線奮戰的身影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她在軍中的威望慢慢上升。

而且有了外敵在前,之前那些打小心思、小算盤的將領都收回了自己的小市民思想,大家開始團結一心。在危難時刻,這些原本看著並不可愛的人也有自己的閃光之處,在國家大義麵前,他們擯棄前嫌,齊力抗敵。

裡麵有一位將軍,名叫柏金。這位將軍和他的名字很相配,他小氣又圓滑,到處想辦法扣錢,尤其喜歡金燦燦的黃金,關鍵他為人還小氣,有黃金他也不用,而是藏起來觀賞把玩。從他那拿錢比什麼都困難。當時昭明公主在那碰了不少壁。

他小氣到什麼程度呢,據說他連招待友人用的茶葉都是過期了蠻久的。當時昭明公主聽到大驚,這樣的人居然還有友人,這友人是有多麼想不開啊。

偏偏這一位摳搜將軍和他手下誓死守住了他的所轄區,沒有讓他轄區內的平民受到一絲一毫的傷亡,要知道這可是連昭明公主都沒能做到的事。戰時死傷人數太多,冷兵器時代大多都是以命換命,沒有時間和餘力來舉行葬禮出殯,隻能統一立碑埋葬,將軍也不能例外。

平日裡對他扣錢行為恨的咬牙切齒的那些人自主在他門前祭拜,他收到的花朵堆滿了整條巷子。他死了,也沒什麼家人,他的黃金被收繳用來補償戰場逝去士兵的親屬了。也不知道這位將軍臨死前有沒有為他這麼多的黃金沒花而感到懊悔。

當然,世上都是有好人也有壞人的,也有一個將領直接棄戰開門投降,真的慶幸他的重要度不算太高,所在的地理位置受限製太多,沒有影響整個戰局。

唯一可憐的就是他轄區臨近的村落,敵人堂而皇之占據了城中,城中和村裡慘遭劫掠,殺昏了頭的那些人是沒有人性的,他們什麼事都乾得出來。

還在牢裡的“起義軍”首領烏雷手寫血書,提願前往收複失地,曾經的起義軍再次響應他,一行人隻帶著寥寥幾個誌願者義務反顧奔向了被占據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