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僧人是少林寺靈字輩僧人,法號靈靜;道人乃正一門下弟子道號元空。
三年前,正一門大師兄元通道長說是帶元空,可把元空高興壞了,自小父母雙亡被師傅上山後,一直勤修苦練,還沒有下過山呢,對外麵的世界充滿好奇,一直渴望著可以下山遊曆一番,收拾好行囊,臨走時師傅囑咐一切聽大師兄行事,還偷偷塞了一錠銀子。
二人下山一路北上,路上師兄倒是一改平日勤儉的風格,帶著自己好吃好喝了幾頓,順路還剿掉一處匪窩解救兩個村民,直至到得少林寺。
現在想來吃那幾頓飯時,師兄憐愛的眼神,原來早就知道了我這差事這麼難。
半日後,慶隆方丈和師傅慶聞找到靈靜,師傅對著靈靜道:“靈靜,本寺有件大事需要你下山出力,你可願意。”
在方丈看不到的角度,師傅拚命使眼色給靈靜。
靈靜這些年眼見經常有師兄下山辦事,可師傅就是不讓自己去。心癢難耐的靈靜整日嚷著自己早已神功大成,想要早日跟師兄們下山降妖除魔。
為了證明自己本事到處找師兄弟切磋,他本身心思單純修為不俗,再加上為了顯弄更是賣力,大家都是能躲則躲,幾個師兄實在看不過去就出手修理他一頓,能讓他安分幾天。
這突然天上掉下一個大餡餅來,想也不想一口應了下來:“徒兒願往,願往。”
“很好,不枉本寺栽培你多年,你跟來。”慶隆方丈說著往大殿後堂走去。師傅邊走邊搖頭,低聲呢喃道:“這傻孩子,去磨煉磨煉也好。”
大殿後堂中,幾人到齊,互相見禮後坐定。
慶隆方丈看著靈靜、元空二人道:“此次你二人一起結伴而行,下山找一個人,然後把東西交給他,此事事關天下蒼生,不可馬虎,此物閱後即毀,不可好奇多事。”
“原來是跑腿運送,簡單!”二人均想到,“謹遵方丈教誨。”
“額,有個難處是不知此人是誰。”講到此處方丈略一停,二人聽完一怔;慶隆方丈清了清嗓子,似乎想緩和一下尷尬的局麵;“但是我有一法,稍後會傳靈靜一套功法,此人在北方地區,會在上午的湖邊出現,可一語道破此功法者就是了。”
言畢,不給二人說話的機會,飛速的拿出一個小盒子給到了靈靜懷中,同時耳語了幾句功法訣竅。
隨後,二人隻感覺一陣風吹來,人已被方丈帶到了下山路口。
“你二人下山去吧,辦完事方可返回,事關重大,切記切記。”
二人剛想再問幾句,眨眼間方丈已經不知所蹤;因為對這個沒頭沒腦的任務有所疑惑,二人想回身問問各自師傅和師兄。但是一道無形的氣牆擋住了二人。
二人對視一眼,“這是什麼差事?”話還沒說完,一個包袱從天而降穩穩的落到了靈靜手上,還有一幅地圖落到了元空手上,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標注了北方大大小小近百個湖。
“行李也幫我收拾好了,看來是無路可退了。難怪師傅剛才……。”靈靜這才想起師傅剛才拚命的眨眼,在興頭上的他還以為是師傅風眼犯了。
二人無奈下了山,找個飯莊,吃飯的功夫商議一番,終於篤定了這是一個大海撈針的活,偏偏方丈還囑咐了兩次事關重大。二人苦笑不已。
隻怪二人均是下山心切,這件事也使得二人在以後沉穩不少。
二人議定之後,決定了一條不重複的路線,一個個的找去。
三年來,一半時間用在了趕路上,每到一個地方輪流在上午施展法訣。
認命後,開始一路上二人有說有笑,權當遊山玩水,修煉磨礪。雖然靈靜包袱裡也有一錠銀子,但很快也用完了。
二人隻得想法維持生計,靈靜化緣,元空卜卦算簽之類的,偶爾做個法事,兩人稍稍改善一下生活,有時時運不濟那真是餐風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