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代廚 老湯(2 / 2)

“昨個我家主得了一頭鹿,這可是有銀子也買不到的東西,就想著給我家小郎君進補進補,我家府上的廚子把渾身本事都使了出來,奈何我家小郎君就是一口也吃不下,這鹿身上也不剩多少東西了,我家主怕再糟蹋了,想著柳小哥兒手藝了得,好歹的給我家小郎君露一手。”

孫二撓了撓頭不知怎麼說,看了看這周圍,隻有零星的幾個人,便壓低聲音道:“柳小哥兒,之前是我坑了你,我跟你說實話,你可彆出去亂說啊。”

待他把事情的始末講清楚,柳葉也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這不就是厭食症患者的典型症狀麼,許是自己這幾千年後的技藝比較新鮮和完善,才讓這小郎君的胃口好了起來。

“這裡麵有十斤重的鹿肉,都是上好的,也不拘什麼菜色,味道不濃重就好。”

“我明白了,”柳葉接過來那個大食盒,十分沉手,笑道,“不是什麼大事,我應承了,到時候希望你家小郎君可不要挑我的食。”

孫二擺擺手便退後幾步就要走:“您答應就好,給柳小哥兒的飯資在食盒裡,萬望勿辭!我明兒再去柳家溝拿飯食就好!”

行吧,柳葉也想開了,這家人素來大方,先不管食盒裡有多少銀子,自己這可不是在做飯,而是作為“醫生”去給病人食療啊,這錢拿著就安心多了。

全程在旁邊圍觀的柳阿婆沒聽清他們說的甚事,柳葉想了想,既然薑家小郎君的事兒自己也答應了不外傳,那就不用全告訴阿婆。

柳葉隻道是那薑府的家主喜歡自己做的棗豆糕,認為自己的手藝瞧得上眼,便托自己用鹿肉做份吃食,還給了不少工錢。

柳阿婆聞言露出滿臉的驕傲,言語間就差滿世界的吆喝了,她見識不多,隻知道如今自己的小孫孫廚藝精湛,連大戶人家都搶著要買一盤菜,還放心的給了那麼多金貴的鹿肉,這已經是頂頂了不起了!

回去可得再給菩薩上兩柱香,阿彌陀佛!

柳葉把攤子收拾妥當,便和阿婆柳年一起先去了賣布料的鋪子裡,天氣漸冷,不少人家都要準備過冬的物什,布料鋪子裡售賣的棉花也多了起來。

這個時代的衣物還是以棉麻為主,絲綢太過貴,鎮上沒多少人買得起。但不論是什麼材質,都是得靠人力才能一點點的做得,因此連帶未加工的棉花都不是很便宜。

鼓鼓的一包棉花看著挺多,實際也沒多重,過冬的被褥最起碼要兩條六七斤的,過冬的冬衣也少不了一兩斤的棉花,還得算上做棉被衣裳的棉布。

柳葉一行人穿的不像有錢的樣子,出手卻闊綽,林林總總的買了一堆,那掌櫃的也從原來的忽視變成了熱情,臨走時還不要他們搭手,自己和幾個夥計就把他買的東西搬到板車上固定好了,恭恭敬敬的送走了今日的這個大客戶。

確實挺貴,柳葉和阿婆心裡也直心疼,光棉花就花了一兩多,再加上棉布棉線,今日支出了小二兩,幸虧來之前帶了錢袋,不然要靠今日的營業額,連一半也不夠。

柳葉在前世也吃過鹿肉,不過是人工養殖的,和野生的不知差多少,剛剛他已經打開食盒看了,一塊小腿腱子肉和一塊大腿肉,並上一塊裡脊,紋路都很新鮮漂亮,聞起來有些腥氣,這也是鹿肉的特色。

食盒的第二層隻有一個小荷包,柳葉打開來看,是一枚融成了小魚形狀的銀子,雕的栩栩如生精致可愛,甚至能直接當成首飾,不輕,掂量著得有三兩多重。

柳阿婆驚的不知如何是好,這可是三兩銀,夠他們趕集賣好幾趟的。

柳葉心裡已經有了主意,這鹿肉也不能久放,等回到家就得處理了,還必須得保證明天孫二來的時候滋味不變,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鹵了,做成醬鹿肉。

醬鹿肉在這秋季能放一兩天沒關係,且鹵的時間越長,這滋味兒就越好。

鹵鹿肉的鹵水需要的調料眾多,三個又步行來到調料鋪子,車上還有很多東西,都很貴重,阿婆便沒有進來,她得留下來看車。

這鹵汁又稱老湯,老湯保存的時間越長,香味越濃厚,芳香物質越豐富,鮮味越大,煮製出的肉食風味愈美。

鹵製時還需放入一些中藥材,調料鋪沒有,柳葉買了一些基本的調料,又進了一家中藥堂。砂仁、豆蔻、草果、丁香、良薑、厚樸、等十多味藥物,包成一大包,每樣要的也不多,竟要八百多文。

這藥材的價格著實把自己驚呆了,柳葉同阿婆一說,對方也直撇嘴,好在薑家給的銀子也多,還心疼個什麼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