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是人,不是寵物(1 / 2)

*

人魚雖然聽不懂人類的語言,但人類還是想多說些話。

畢竟,人是社會性動物,這裡無人可交流,雲溪隻能和人魚交談互動。

雲溪並不算話多的人,工作之外,她沒有多大的社交需求,旁人對她的評價,大多是內斂、沉穩、認真、冷漠一類的詞彙。

被分手的第一周,她鬱鬱寡歡,一個星期沒出過門,沒怎麼和人說過話,當時也沒覺得怎麼樣。

或許因為,再怎麼封閉自我,她還是能輸入、接收到外界的信息,比如:網絡,並非完全離群索居。

如今流落荒島,她每天都會儘量和人魚多說些話,既為了讓對方熟悉她的語言,也為了排遣孤獨感。

她還多次嘗試鑽木取火,其中一次甚至看到了白煙,但最後卻沒能生起火來。

島上氣候濕潤涼爽,叢林裡撿來的枯枝太過潮濕,加上徒手鑽木取火,並不像影視劇裡演繹的那般簡單。

雲溪放平心態,不再急躁,她把那些收集來的樹枝、草絨、芒萁,放到一塊大石頭上曬。

從前她在農村,和奶奶生活在一塊時,也經常曬柴火。

農村的老人家,幾乎都是老當益壯,一把歲數了還能上山砍柴,下地種田;農村的女孩亦是早當家,小小年紀就幫著家裡乾農活、家務活。

她自小讀書成績就好,奶奶會讓她少乾活,多讀書。

同齡人在田裡插秧時,她就在自家後院裡,把柴火鋪開曬,然後抱著一本破舊的小說,坐下樹蔭底下看。

奶奶時常和她念叨,種田苦,不要種田了,去當個有文化的人。

可等到她考上一個還不錯的大學時,奶奶卻成了山裡一座鼓鼓的墳包,看不到她拿錄取通知書的模樣。

日頭正盛,四野皆是蟲鳴鳥叫聲,雲溪回憶起往事,心頭湧起一陣陣淒涼感,她聽著流水潺潺聲,揉了揉眼睛,回過頭看人魚在做什麼。

人魚在水裡打滾。

她的上半身露出了水麵,身軀在水中翻來覆去滾動,借助潭底的石頭,磨尾巴上的魚鱗。

水底的魚蝦,生怕被她的大尾巴拍死,躲得遠遠的。

察覺到雲溪看過來的視線,人魚抬頭看回去。

她看見雲溪微紅的眼眶,以為雲溪受傷了,她聳動鼻翼,嗅了嗅,卻沒嗅到四周空氣的血腥味。

她從水裡遊了過去,連魚鱗都不磨了,迅速遊到雲溪麵前,用鼻子碰了碰雲溪的臉頰,舌頭輕輕舔了舔雲溪的眼睛,喉嚨裡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雲溪閉上眼睛。

這條魚在說什麼?在安慰自己嗎?還是詢問自己有沒有受傷?為什麼哭泣?

雖然無法理解對方的語言,但聽著那舒緩輕柔的咕嚕聲,看到對方關切的眼神,心底還是湧起絲絲暖意。

雲溪也用鼻子碰了一下人魚的臉頰,輕聲說:“我沒事。”

接下來的時間,人魚沒再去磨自己的魚鱗,她陪伴在雲溪身邊,用尾巴圈著雲溪,視線始終關注著雲溪。

雲溪遮擋住她的目光,說:“你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不用一直陪我。”

人魚卻以為雲溪在和她玩擋視線的遊戲,頭一歪,視線繼續盯著雲溪,臉上露出了愉悅的神情。

雲溪卻沒時間和人魚玩遊戲,接下來,她有彆的事情要做。

她往入海口的方向遊去,人魚不緊不慢跟在她身側。

水潭兩岸的灌木叢裡,有些指甲蓋大小的野果,黑不溜秋的,不知道能不能吃。

雲溪停下摘了幾個野果,擠出果汁塗在手背上,測試會不會過敏。

不知道可否食用的東西,可以先做個皮試,避免直接過敏造成喪命。

人魚見狀也停了下來,不客氣地從雲溪手裡拿了幾顆吃,又從樹上折了一大枝下來,送給雲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