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鬨江家(2 / 2)

她不確定等會那些刺人的話朝誰說。

“早叫江老爺不必破費。”坐在第一位的年輕人立刻眉心微動,神色不悅,“今日隻是來恭賀大公子科考取得佳績。”

江老爺用手擦了擦額頭,眼尾朝外看了幾眼,臉上的肉擠成一堆,殷勤說著:“小兒能得今日功名,多仰仗老師們辛苦教導,區區薄禮是要的。”

那人並未斷然拒絕,反而悄悄看了一眼上首的那位中年人。

“先生何必推辭,聽說還有一個南宋的瓶子,花費千金。”江芸芸推波助瀾。

上首中年人眉心一皺,看向江如琅。

江如琅連連擺手:“隻是對諸位老師的一個心意而已。”

“那也是家中女眷誠心跪拜,祈福多日,心意絕對是足的,老師們何必推辭。”江芸芸唉聲歎氣,小臉皺巴巴的。

中年人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一個貴重的禮物本就打眼,現在竟然還要女眷跪拜祈福,說出去,還當這些人欺負江家女眷。

“女眷跪拜並非此事,不要聽這不孝子多言,還不把他給我拖下去。”江如琅厲聲嗬斥道。

江芸芸一口咬定:“怎麼不是,今日夫人親口說的,祠堂的人可都聽到了。”

“你也是江老爺的兒子?”坐在最後麵,也最是年輕的老師眉心一挑,身子微微前傾,“今日是為那個女眷來的?”

那年輕人眼睛格外亮,一笑起來,眉眼清朗。

江芸芸皮笑肉不笑:“正是,我妹妹體弱多病,大哥過了科考,正式邁入科舉之路,自然是全家都高興的好事,為他祈福是我們這些做弟妹該做的,隻是如今事情塵埃落定,我妹妹也該享受一下這個喜悅。”

“好一個伶牙利嘴的小童。”那人撫掌,眨了眨眼,促狹說道,“好似一隻小牛犢。”

江芸芸並不理會他的打趣,盯著江如琅,態度謙卑:“大哥若是明年考上舉人,自然還有祈福的機會,還請老爺讓我接渝姐兒回來。”

幾人說話間,有小廝匆匆而來,驟一見到江芸芸,臉上頓時露出見鬼的表情。

“什麼事情如何慌慌張張!”江如琅遷怒著。

那小廝嘴角微動。

“看來仲達的東西真的壞了。”最年輕的小先生托著下巴,笑說著。

那小廝臉上藏不住事,麵露驚訝。

被他打趣的人卻臉色瞬間陰沉。

“江老爺。”一直沒說話的中年人終於開口,“大公子過了科考是自己的本事,何須祭拜鬼神。”

“是是。”江如琅臉色發白,胡亂應下,“都是小婦人不懂事,盧老師不要生氣,黎先生也消消氣。”

“這些禮物不必準備了,祈福是為敬畏鬼神,祭拜祖先,我與大公子不過是師生關係,稱不上這樣的厚禮。”盧通口氣硬邦邦開口。

“得病寢衽,畏懼鬼至,還是盧先生看得清。”江芸芸說著風涼話。

小先生眼睛一亮:“小小年紀竟還讀過王充的訂鬼。”

江芸芸眨了眨眼,沒說話。

快餐文學的現代人,隻會這一句。

“時候不早了,也該回去了,去把楠枝找回來。”中年人臉色不豫,起身準備離開。

江老爺連忙起身,連忙說道:“馬上就午時了,不若一起吃個飯,小兒拿功課馬上就回來了,還請黎先生指點一下。”

黎先生搖了搖頭:“令郎自有老師,何須我來指手畫腳。”

江老爺臉色大變,正打算說話,盧通便順勢攔住他,對著他搖了搖頭。

“你倒是大膽。”出門前,那位黎先生低頭,打量著低眉順眼站在一側的江芸芸,“王仲任盛矜於己,厚辱其先,你學其知,不可學其性。”

江芸芸迷茫地眨了眨眼。

——聽不懂。

“既是為了妹妹,還請江老爺不要怪罪他。”那個小先生最後一個走出來,慢慢悠悠為江芸芸說著話,“此子頗有仲任之風,江老爺有兩個好兒子,好福氣啊。”

江芸芸察覺自己壞了江家大事,自然不會等在這裡挨罵,連忙跟著他跑了。

出了正院,她看到有個小少年抱著梅花站在黎先生麵前,神色恭敬謙卑。

那人長得秀氣白淨,穿著天青色的交領窄袖上衣,兩肩以及胸口繡有蘭花,腰間有片金橫道線紋裝飾,連帶著腰身都收斂著,下裳則打折豎向細襇,好似裙子一般。

她還未來得及收回視線,那小少年便看了過來,兩人視線剛一交錯,他便矜持地收回視線。

“這是黎先生的小兒子,黎循傳。”那個小先生背著手解釋著。

江芸芸哦了一聲,不為所動。

“你不知道黎先生是誰?”那人驚訝反問。

江芸芸一臉迷茫。

“真是一個癡兒。”小先生撫了撫她的額頭,笑說著。

“你既然知道王仲任,那我便再送一句話。”他手中的扇子在指尖打了一個轉,“處顛者危,勢豐者虧。”

江芸芸眼珠子轉了一下,把聽不懂寫在了臉上。

“你讀過王充的訂鬼,卻沒讀過他的論衡?”那人驚訝反問。

江芸芸揉了揉臉,老實交代:“我,文盲。”

那人臉上笑容一頓。

“那你怎麼會王充的詩句?”

江芸芸猶豫片刻,緩緩補正:“那,半文盲。”

那人和她麵麵相覷,忍不住齜了齜牙,陰陽怪氣:“你這人,還能是半個的。”

江芸芸厚著臉皮不說話,到了岔路口就打算離開。

“哎,小孩怎麼不問我叫什麼名字。”那小先生眼疾手快抓著他的袖子,不解問道。

江芸芸盯著那手指,那手指白皙修長,一看便是讀書人的手,她愣了一會兒,這才看向那人漆黑的眼珠。

“我叫仲本,字與立。”他笑眯了眼,注視著那雙眼睛,“你可比你大哥有意思多了,江家怎麼不叫你去試試黎家收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