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辦年貨 周滿倉如往常一般把牛……(1 / 2)

周滿倉如往常一般把牛車趕到村口的老槐樹下,他抬頭看了看天色,時辰還早著呢,他緊了緊身上的羊皮襖,隨即解下腰間彆著的旱煙杆子,蹲到樹下抽起了旱煙來。

這幾日是越發冷了,周滿倉心想,等落了雪,自己就不用再每天出門了。

臨近年關,村子裡去鎮上辦年貨的人也多了起來,這些天駕著牛車來來回回的跑,可把自家的牛累的不輕。

昨晚周滿倉往牛欄裡墊了好些稻草,墊的暖呼呼的,老夥計為家裡一年忙到頭,自己得讓它好好過個冬才行。

“滿倉叔,今兒個又這麼早啊?”

金水媳婦第一個來,背著個大竹簍子,她今天去鎮上是想給家裡的幾個孩子扯布做新衣裳的。

男孩子皮,衣服也爛的快些,平日裡穿些帶補丁的倒沒啥,這大過年的總得給他們做身新的,穿著也應景。

她特地早些過來,晚了就怕牛車沒了座位,這樣自己就得等下一趟了。

行至牛車前,金水媳婦就從布袋裡摸出兩枚銅錢來,這是坐牛車的錢,一趟兩文。

今天去鎮上的人還是很多,不一會兒,又陸陸續續來了好幾個,大家付了車錢後都坐上了牛車,這樣等人湊齊了就能出發了。

“梅嬸子去鎮上啊?”一個大嫂和另一個大嬸打著招呼。

“是啊是啊,家裡還有好些東西未置辦呢,這天眼瞅著就要下雪了,早些買回家也好早些安心不是。”

“我家也是呢,啥也沒買,孩他爹昨兒個才結了工錢,這不今兒我們就急急出來了。”

周滿倉起了身,煙堂子輕輕在鞋底上敲了敲,而後彆回了腰裡。

等周青林到的時候,牛車正要出發了。

看到車上滿滿的人,周青林暗道自己來遲了,他家在村西頭,離這邊有些遠,過來時就要比彆人要多費些時間。

看來自己隻能等下一趟了,周青林轉身正準備回家,就聽到牛車上有人在喊他,他回頭看去,就見一個漢子正朝自己招手,讓他上去呢。

這人叫張老實,周青林是認識的,因他的家也在村西頭,且他們兩家挨得還挺近的。

張老實讓身旁的小兒子坐到他的腿上,他再往裡麵挪了挪,這樣就空了一個位置出來,周青林和他道了謝。張老實隻憨憨地撓了撓頭,笑著沒說話。

都在一個村裡住著,大家都是認識周青林的,也都知道他家發生的事,這幾天私下裡可沒少說道。這不,如今正主就在眼前,車上人的注意力自然都轉到了周青林身上。

見他正閉眼假寐,眾人打量的膽子就要大了一些,發現刮了胡子後,周青林看著竟比以往年輕了不少,正想討論上幾句呢,可轉瞬想起,這人脾氣可不好,忙都把話咽回到肚子裡,隻時不時偷偷的往這邊喵上幾眼。

周青林沒去在意,此時的他,正忙著在腦海裡翻看著冊子呢。他要趁著這次去鎮上置辦年貨的機會,把儲物倉庫的物品拿些出來。

家裡的米麵雖還有一些,可自家人口多,不多備些怕是開春就要斷糧。

這樣想著,周青林就把賬冊翻到米麵糧油那一頁,而後用意念提了三袋白麵和三袋大米,等放到倉庫的手推車上後,就見賬冊上大米和白麵那一欄的數字自動減少了六袋。

他又看了看那一壺一壺的菜子油,想著待會兒就去市集上買幾個空壇子,這樣自己就可以把油倒進壇子裡再拿出來了。

至於倉庫裡的布匹,這幾天周青林特地留意了這裡人的穿著,發現這個朝代的布料,與儲物倉庫的布料還是有區彆的。

特彆是那些提花絲綢,他還未見有人穿過,就是在京城呆過的周青雲身上,穿著的也隻是普通平紋杭綢。

所以還是暫時不要拿出來冒險了。

不過那些棉布倒是出入不大,到時自己可以拿幾匹單色的出來給閨女們做裡衣穿。

周青林又往手推車上搬了一大簍蘋果和一竹簍橘子,再拎了幾塊臘肉和十幾斤臘腸。

最後把裝的滿滿的手推車推到一邊,準備買好年貨後,自己再把推車裡的東西拿出來。

又翻到了人參那一頁,儲物倉庫裡共有十二顆人參,周青林挑了挑,然後把手放進胸前的布袋裡,用意念把最小的那根人參拿了出來,神不知鬼不覺的。

牛車走了兩個多時辰才到了雲河鎮,周青林覺得自己的腿都快凍麻了。

眾人和周滿倉約了下午在這裡碰頭後,就都匆匆地買東西去了。

雲河鎮在大曆朝算是大型小鎮,鎮上有□□千人口。周邊像曉金村這樣的村子就有幾十個,到了年下,各村的村民都會聚集到鎮裡置辦年貨,是以,這段時間也是城裡商鋪生意最紅火的時候。

進入臘月,鎮上每天都是集。

這不,小販們挨著城牆支起了攤子,有賣碗盆的、有賣年畫的、有賣荷包的,還有賣對聯和紅燈籠的,總之品種繁多,應有儘有。

各種各樣的叫賣聲混合在一起,不絕於耳。

周青林沿著街道往前走,他得先找藥鋪把參給賣了。

雲河鎮的藥鋪都集中在通善街上,過了榮昌道,再拐個彎就到了。

通善街並不長,也就百十米的樣子,街道兩邊開著的基本都是醫館和藥鋪。

相比其他街麵上的絡繹不絕,這邊的行人就少了許多,也是,大過年的哪有人會上藥店來辦年貨啊。

隻是不知道這裡的參是個什麼價,周青林想了想,便轉身先去了對麵的濟世堂,接著又去了杏林堂和仁和堂,最後他才往街尾最不起眼的滋福堂走了進去。

店堂內,兩個藥童正趴在櫃台上,你一句我一句的背著湯頭決,見到有人進來後,兩人忙停下口中的歌決,招呼起客人。

“客官要買些啥?”一個個子稍高一些的藥童從櫃台裡走了出來。

周青林也沒磨嘰,直接開口問道:“我有藥材要賣,不知你們店鋪收不收?”

藥童一聽是賣藥材的,便點頭道:“自是收的,你在這裡稍等片刻,我去喊了掌櫃來。”

說罷,他就讓另一個藥童在店裡守著,自己則去裡間叫人了。

不多會兒,裡屋就有人走了出來。滋福堂的掌櫃姓劉,是一個身形微胖的中年人。

他見周青林的穿著也不似尋常農人,除了手裡拿著的小小布袋,其他像背簍什麼的也沒看見一個,當下就有些納悶,不知道這人要賣的是啥,於是就上前問道:“這位客人,聽店裡夥計說你有藥材要賣,能否先拿與我瞧瞧。”

“自是要的。”周青林走上前去,把卷著的布袋打開,小心翼翼地把裡頭的人參拿了出來。

哎呦,這可是好東西。劉掌櫃見是人參後,心裡驚喜,忙殷勤地把人請進了後堂,讓座泡茶之後,方接過周青林手裡的人參細細端詳了起來。

周青林也沒插話,就由著對方慢慢品鑒,同時他也沒喝掌櫃泡的茶水,有些時候,該謹慎還是得謹慎才行。

過了盞茶功夫,便聽劉掌櫃說道:“這可是上好的雁脖三節蘆,該是有一百多年了,且身須齊全,是難得的好物啊,隻可惜微微小了一些。”

說著,劉掌櫃又仔細看了看根部的環紋,方笑著朝周青林問道:“不知客人打算多少銀子出手?”

周青林擺了擺手:“還是掌櫃你開個價吧,如果合適的話,我就賣。”

反正自己心裡已有了底,要是對方開價實在離譜,自己大不了再多走一家。

聽周青林這樣說,劉掌櫃也就沒推辭,想了想,隨即開口道:“這樣吧,我不說那些多餘的話了,咱就一百五十兩,如何?”

像這種年份長且品相好的人參可不多見,東家夫人馬上就要生產了,前幾天東家還讓他多留意這些大補之物呢,自己明天就把這顆參送過去,豈不正正好。

劉掌櫃也是個直爽人,知道周青林定去彆家詢過價的,是以就直接給了個底價出來。

聽了掌櫃說的價格,周青林心裡便有了數,剛才那濟世堂給的是一百三十兩,其他兩家一家是一百二十八兩。另一家則是一百四十兩。

現在看來,這一百五十兩算是實在價了,於是周青林點點頭道:“那就按掌櫃說的,一百五十兩。”

喊來賬房,讓他去取銀子後,劉掌櫃笑著對周青林說道:“日後若還有此種品相的好物要出手,煩請小哥務必先考慮本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