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
2015年,我們高中畢業來到同一所大學。
那時候我們分宿舍的要求是,四個人一起到,一起寫名字,寫在一個宿舍號裡就可以成為室友。
於是四個人在新生群第一次結識後就非常隨意地約定好以後要成為室友。
那時候互不了解,隻是在新生群裡隨意地說過幾句話,也未曾想過在後來的四年裡,我們會有很多瞬間。
我要如何描述自己呢?
大概是一個矛盾、糾結的集合體。
大多數時候討好型,但也有很多時候怒火上頭像個刺蝟。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突然被送到寄宿學校,中學時期開始適應不回家的生活,高中到外地上學,一個月回家一次。
如此一來,我跟家裡的關係實在算不上密切,似乎跟關係最為緊密的,也就剩下了身邊的人。
所以在哪一個環境,遇到什麼樣的朋友,對我來說就尤為重要。
這麼“隨意”組上的室友,當然也會偶爾擔心一下,我們以後會不會合得來,其實我是一個會感到孤獨的人。
跟大多數人一樣,經過很多跟朋友的離散。
在進入大學之前,我時常懷疑自己的存在是否是多餘的。
高一的時候被那時候最好的朋友帶頭孤立,高二的時候被小團體背刺,高三的時候情緒煩擾患上抑鬱症。
我當時的症狀是先突然出現厭食,每天很艱難地吃一點東西,自己也很困擾,畢竟高三的精力消耗很快,卻再一次被當時自己覺得最好的朋友說是“矯情”和“故意”。
因為這些情緒,我高三休學了一學期,所以後來高考考得不算好,但也不願意選擇複讀,很稀裡糊塗地選填了“德語係”。
那時候的我,對“朋友”這個詞的認知和感受,大概就是——
每一個人都隻是在某個短暫的時期的玩伴,人總會因為一些繁雜的原因而走散,沒有一段友誼,是真正可以地久天長的。
在上大學之前,我已經很久不曾想過,要對人敞開心扉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那時候的我覺得,這個世界上能了解和理解自己的,也隻有自己而已。
但後來,我認識了可以交心的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