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天賦異稟?”
—————————————
“歐尼,如果不舒服打歌舞台就不去參加了吧。”
“不行,為了觀眾們必須要上台。”
你和定延坐在練習室裡的沙發上看著前麵正在排練的成員們,最初你就很想和她討論不參加打歌這件事,知道她不會同意但出於擔心她的身體還是想堅持一下。
“這個身份本身就不是自由的,在這個世界上不隻有想看到我們的觀眾,還有和她們相反的人存在,不管是因為什麼,哪怕隻是為了成千上萬想看到我們的人也要堅持下去,不然還能做什麼呢?”
“我知道的,但是難受也要堅持的話會更加嚴重的……”
娜璉跑過來坐在你們兩個中間向後一倒:“聊什麼呢?”
你看著她的笑容也笑著對她說:“聊你今天怎麼這麼漂亮啊。”
“是嗎?”她聽到後先是故作害羞地看著你,然後湊近你眯起眼說:“你才是最漂亮的。”
—————————————
“說實話,這個世界上有比千南優更加希望TWICE的每個成員好下去的人嗎?”
“說實話,當然沒有。”
“當然同樣也是寧願自己不好也會希望她們更好的人不是嗎?”
“當然是這樣了,這怎麼會值得否認。”
“那當然也會為了成員們在意的粉絲們而儘力做到最好,從不會讓她們失望的不是嗎?”
“那當然了!千南優是成員們最任何事都值得信任的存在啊!”
“那就對了啊!”
通過長達兩個小時滔滔不絕的洗腦包,樸社長已經成功被你對TWICE的發展策略構思出計劃,在聽你論述的過程中他甚至擔心過好多次你的嗓子會影響開麥質量,但是中間不間斷的每一句話他都聽出了你的迫切。
“說句很現實的話,您要明白去年六月份團隊回歸粉絲數量突然回升大部分是為了人來的,而真正對歌充滿期望的少之又少,也可以說是為偶像來的,而不是公司,我直言不諱的說那次回歸大可以推遲到十個人全部回來,期間可以依靠直播團綜代言以及很多很多方式維持現狀,當然我很清楚這裡麵有我的因素,所有人都不能確保晚幾個月可以做到一人不落的準備新專輯,但是十月份那次回歸的成績您也看到了,單日點擊和播放量明顯沒有像之前那樣龐大的粉絲基礎來刷數據,直到看到評論才確信了我心裡的猜想,是靠著觀眾的獵奇心理以及MV預告的宣傳才達到預期效果的,而觀眾之所以好奇還有預告之所以宣傳到位也是僅靠還沒有對TWICE和JYP徹底失望的粉絲做到的,先前跑粉的主因還要歸咎於…戀愛事件,這種事情我隻說我自己,雖然是唯一一個沒有對粉絲造成任何影響的,但我可以保證儘管一直沒有被發現我仍然會選擇不了了之,因為當時的情緒已經不能支配我繼續那段感情的延續了,而我也絕對不會因為哪一方的利益而對其不舍,成員戀愛雖然是人身自由,但是隻要承認就是對一部分在意這種事的粉絲不負責任,代入我自己也做不到支持自己喜歡的人和一個自己無感的異性談戀愛,儘管我的粉絲群體由女性組成,但這仍然是我擔心的問題,所以無論怎樣做都會損失慘重,在回韓國前的一個月我有足夠多的時間去了解群眾的反饋,所以我是站在粉絲的角度看待問題的,而當今社會,偶像團體這個身份能不能保住飯碗除了靠自己和公司,觀眾就是衣食父母。”
沒有人可以琢磨得透jyp的概念,高情商的說法是內容豐富風格多變,直言不諱的說法是試圖將團隊的各種形象擺在市場上造成一種表麵多種多樣實則魚龍混雜的場麵。
你明白JYPE對藝人團隊的策劃管理靠本部是關鍵,但你又清楚在短時間內取得理事會的完全信服簡直比合並幾個本部統一管理還要困難。
“眼睜睜看曾經的登頂女團走下坡路也沒有關係嗎?今年年中那次的回歸數據有目共睹,對於下半年的正規專輯回歸我有把握,但是不包括主打曲。”
樸社長認同了你的營銷策略,同樣你也接受他之前對你提出的要求——為團隊的新專輯寫一首非主打抒情曲的歌詞。
……
真是的,為了隊友真的是什麼都說得出口。
團隊成員做公司的專務理事有什麼用?不僅要說服管理者改善營銷策略還要費儘心思取得理事會各位代理的信任。
正當你愁眉不展時來到了畢業典禮那一天,原本你以為畢業通知期一結束沒有收到任何通知自己將麵臨留級,但是在六月份的最後一周還是收到了需本人領取畢業證書的電子郵件。
參加畢業典禮的行程會缺席打歌舞台,這意味著你的part又要分給其他成員,辛苦隊友們又要排練九人版隊形了,但此時你也很心疼自己的歌詞還沒有半點思緒。
來到學校你看著同學們還在為自己的人生信心滿滿地做規劃時自己卻要為團隊還有公司以及千萬個期待者而付出心血……
你調整好狀態繼續進行畢業vlog的拍攝,來到主任辦公室門口剛剛抬起手想敲門就聽到熟悉的聲音,雖然很久沒見但你還是第一時間想到了那個人的模樣。
“那拜托您了,真的是隻有一次機會才找到的…”
“Salley?”
主任一眼就認出你,她對麵的人順著視線轉過身看到你。
……
Angelina是你的高中同學,在高中時期就讀的那所女校裡可以見到的所有人全部是亞裔麵孔,大部分是和你一樣的美籍華裔,同樣她也是其中一個,和她們不同的是她和你在初中時就是同一所華僑學校的校友。
你們在學校出來後來到一家咖啡廳,沒過多久就聊到每次隻會出現在對話裡的人,你聽到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為那段緣分感到可惜,曾經也是最親密的朋友,但在那次平常的假期離開後卻沒有在平常的時間裡回來過。
一年的時間裡你在公司和學校兩邊跑,日程除在練習室排練以外還要抽時間學習落下的課程,對於學校裡的朋友也漸漸疏忽了,雖然她從不輕易表現出負麵情緒但你最擅長觀察這些所以總會察覺到。
儘管在那段時間你們是彼此間最親密的朋友,可是在其他人口中又總能聽到另一種過於相似的解讀。
這些年你想過很多次,即便沒有接過那張名片,沒有作為練習生而日漸繁忙,沒有為了她或者學業中途放棄回到原本的位置,你也不會和她的關係上升到她所希望的那樣。
因為在不同的道路上,在相同的時間裡,你用相似的認知經曆了一遍,雖然性質並不雷同,但糾結卻是同等的。
“我和她也很久沒有聯係了,但是兩年前的那次聚會我見到她了,聊起近況她說要在不久後進行一次手術,如果順利的話會去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