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看文看了這麼久,偶還是第一次想到要去查查古代貨幣之間的關係,原因當然是因為蘿卜滴文,以前看的文即使是種田文也不會這麼細的寫關於賬目的事,所以就對於這方麵就一直胡混過去了,今天終於百度了一下~(*^__^*) 嘻嘻……
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很多人都討論過。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特彆現代某些電視劇誤導,好象古時候老百姓隨時都帶著銀子上街。其實古代大部分老百姓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銀子,他們使用的都是“錢”,即銅板,我們常說的“沒有錢”,就是指沒有銅錢。
這個裡麵涉及兩個係統:
1.製錢係統:基本單位是“文”,即1枚銅錢,稱為“1文錢”、也稱“1個錢”,1文錢的幣值較小,常常大量一起使用,常用的單位有“陌”和“吊”,1陌的標準數是100文,1吊的標準數是1000文,但是實際上從南北朝開始就“陌”和“吊”就不斷的縮水,(稱為“短陌”或者“省陌”),到北宋的時候,政府明確規定1陌=77文,1吊=770文,從而正式官方化、標準化了這兩個單位。(但是看蘿卜的文的時候我們就權當1陌的標準數是100文,1吊的標準數是1000文~54政 府規定吧~~O(∩_∩)O哈哈~)
2.銀兩係統:銀兩是十分複雜的係統,基本單位是“兩”,這銀子的重量單位,實際上各個時代、地區都有細微的差彆的,大致可以按照1兩≈37.5克,1兩=16錢進行估算,另外還有一個銀子的成色問題,一般分為“雪花銀”(成色較高的,一般>96%)和雜銀(一般90-95%,再低的不再流通了)。
實際上,銀兩係統和製錢係統是並行的,官方並沒有固定的主幣-輔幣之分,也沒有固定的比率。
在宋代及宋代以前主要是使用製錢,使用銀子的非常少。
元代使用紙幣和製錢,明代起銀子大量被用於日常的流通,在明代及清代前期,1兩銀子大約可以換取600-800文,從乾隆時代開始,製錢隨著白銀的流入逐步減少並漸漸轉為外流開始逐步貶值,到鴉片戰爭後常常能換取2000文以上!
至於古裝劇,純粹逗你玩呢,動輒50兩銀子甚至幾百兩銀子,那是相當重、也是相當高的幣值!在明代1兩銀子基本可以供養1戶人家一個月的開支,50兩就是非常大的數字了。
白銀和黃金是朝廷明令禁止在民間流通的貨幣,所以民間大多用錢或鈔。鈔:就是布或紙做的貨幣。大量使用銅錢不方便,於是“而商賈沿元之舊習用鈔,多不便用錢。”——《明史》誌第五十七食貨五。所以說,進行大宗貨品交易的商人是用鈔的,而不是整箱子整箱子的用白銀和黃金。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彆是秦漢以前。這裡隻討論三種基本單位:一文製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一兩白銀;一兩黃金。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數據的。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彙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 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製錢一千六七百文了;鹹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可以換到製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另外,明朝一斤相當與現在的596.8克,一斤十六兩,一兩折合現在的37.3克。
根據以下描述:
“每鈔一貫,準錢千文,銀一兩;四貫準黃金一兩”——《明史》,誌第五十七食貨五。
“於是戶部定:鈔一錠,折米一石;金一兩,十石;銀一兩,二石。”——《明史》,誌第五十四食貨二。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明朝前中期黃金白銀比為1:4或1:5,而1644年前後境外白銀大量流入,1兩黃金約可兌換8兩白銀。
得到第一個結論:1兩黃金=8兩白銀=8吊(貫)=80=陌8000銅錢
要討論貨幣購買力,一般通行的是兩種方法。一種是以黃金的價格作為基準來換算的,以國際金價來推算白銀和銅錢今天的價值。另一種方法則是同時使用米價和銀價作為基準,來進行推算的。
1)國際黃金基準牌價,金價基本上在600美元一盎司周圍波動。我們就以600美元(2006年9月26日)為一盎司。一盎司為31.1克。明朝1兩為今天的37.3克。這樣一算明代一兩黃金相當於719.6美元,以今天(2006年9月26日)的外彙基準價來算,100美元兌換人民幣 791.5元來算,相當於5695.75元。
根據1兩金為8兩銀,1000錢換算,明末一兩白銀相當於711.97元,取712元;一文錢等於0.7元。
2)白銀基準國際牌價,銀價基本上在11美元(2006年9月26日)一盎司周圍波動。同金價的換算相仿,一兩銀子也就是1000銅錢,相當於104.4元人民幣,取105元。
3)米價基準。根據曆史資料記載,米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