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 1)

推理二:關於昆尼爾。

線索:昆尼爾是首富、離婚後未再娶、他喜歡蘭伯特這個兒子、在某種程度上知道蘭伯特未死(“我隻想要我的兒子回來”)、對前兩個死者的情況略知一二(你以為他們會願意讓大家知道他們做為父母是多麼失職嗎?”昆尼爾的聲音沉下來,“你以為他們會願意讓彆人知道他們的兒子是怎麼變成……”昆尼爾停頓了一下,愣是把一個到了嘴邊的詞咽了下去,說了另一個,“變成……癮君子嗎?”)。他為了抓住凶手,保護隱私,通過關係找來了佟陣參與調查。

那麼,如何解釋呢?以昆尼爾的條件,不可想象十年了他還沒有合適的女人陪伴,那就隻有一種解釋——他是同性戀!那麼對象是誰呢?律師?心理醫生?都有可能。但有個細節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伏筆——在心理醫生的辦公室裡有好幾個衣架。作者提到它僅僅是為了表現醫生對衣著的在意嗎?似乎不止如此。會不會他也是昆尼爾的心理醫生,他們由醫患關係發展成情人關係?這樣他們的約會也順利成章不引人注目。而蘭伯特在做心理谘詢時發現了父親的衣服,猜測到了他們的關係?那麼昆尼爾對案件的熟悉度如何解釋呢?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人推測他是凶手。我認為他不是,因為當天夜裡他和蘭伯特爭吵後再出去作案時間上有些倉促,並且他也不認識謝雷,不會給謝雷寫信,他也沒有參加招待會。如果凶手是他,他沒有必要找聯邦調查局參與。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並且知道原因不可告人,認為自己應負部分責任。或許他是從心理醫生那得到的消息,或許是派人跟蹤了兒子。有沒有可能管理員就是為他工作的呢?我猜測凶手可能和他聯係過,甚至他可能知道凶手是誰,但由於涉及隱私,或者不敢肯定他不能說出來。真相究竟是什麼,就等待作者為我們解惑吧。關於他為什麼知道兒子沒死,我想是否還有一種解釋——案發現場有明顯的線索證明死者不是蘭伯特。作者似乎沒有提到蘭伯特究竟多大,美國辦駕駛證的年齡是多大?應該是16或18歲吧。如果蘭伯特的駕照是真的,那麼是否有可能他知道兒子的駕照不在自己身上?

推理三、關於蘭伯特。

有關蘭伯特的線索目前都是些側麵的描寫,他父親房間裡的照片、他的房間整潔的不像話、他朋友很少,隻有個餐廳服務員經常來往。小區管理員似乎對他也有些意思。了解他的男朋友。案發當天他和父親吵架後離家出走。從照片我們可以推斷他是個同性戀。他的房間很整潔可以看出他有潔癖、一般是有些心理疾病的人。那個餐廳服務員似乎是他的情人。那麼在他父親吵架後他會去哪裡呢?應該是去找自己的情人才對。有人認為他是凶手,我同樣認為推理二中的推理適用於此,並且以他的年紀還不能達到如此冷靜、計劃周詳嚴密的作案手法。如果推論二中關於管理員是他父親眼線的推論成立,那麼他的房間可能被管理員在案發後就進入過,整理過,所以在外人看來很整潔。關於管理員在這裡羅嗦幾句:我總覺得管理員眼睛總盯著女探員和女探員調情其實是在人前掩飾自己是同性戀的一種偽裝,他能夠知道那個服務員是蘭伯特的“男朋友”說明他注意或了解蘭伯特。符合眼線的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