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降 仁義之師。(三藩戰事)(2 / 2)

到處人心惶惶,城中大街上每天都會出現新的死屍,無人殮葬,有時候屍體悄無聲息地就消失了……

圖海搞宣傳的話傳到城中,漸漸在bu隊和百姓間流傳開來。

人心動搖!

幾乎每天都有結伴偷溜出城的百姓,根本攔不住,甚至連看門的守將都開始外逃。

王輔臣的總兵官黃九疇、布政使龔榮遇一天三頓勸王輔臣投降:“將軍,咱們實在是沒辦法了。”

王輔臣也知道現在是山窮水儘了,原本有虎山墩這條餉道在,還能掙紮兩天。

結果前幾天圖海把虎山墩也打下來了,天天站那山頭上讓人拿紅衣大炮往城裡轟,搞得他這邊部下都怕了,這下餉道斷絕,更沒法打了。

再這麼下去,不是餓死,就是哪天自己被手下砍了人頭去領功。

可王輔臣還是有些猶豫:“說是既往不咎,可畢竟……”

他這降了叛,叛了降,降了又叛,次數實在有點多。

王輔臣:“再說咱們這降,怎麼個降法好呢?”

叛得次數太多,怕人家不信了啊!

黃九疇和龔榮遇對視一眼,他們和圖海身邊的周培公是老鄉,之前也一直以蜜蠟傳訊,現在要降,倒也不是沒途徑。

王輔臣聽了,斜了他們一眼,倒也沒怪他們背叛

——這在王輔臣看來,也不算背叛他。

因為他自己以往也是這麼乾的。

王輔臣此人,出身不值一提,他是前明宦官家裡傭人的孩子,後來天下大亂了,他就跟著姐夫出來混口飯吃。

起先他跟著明朝大同總兵薑瓖混,薑瓖也是個見風使舵的。

李自成先進了京,薑瓖見這個大,打不過,就歸順李自成了。

後來吳三桂引清軍入關,薑瓖一看,嘿,這個更牛,他就把頂頭老大乾掉,轉頭又帶城投清了。

再後來,薑瓖覺得滿人對他有功不賞,心裡不樂意了,就又拉了一幫人,開始反清複明。

王輔臣當時隻是個聽使喚的,自然隻能跟著薑瓖跑來跑去。

結果愣是憑著自己的勇猛,一戰成名,還得了個“馬鷂子”的綽號。

不過最後還是打不過清軍,王輔臣一看,既然打不過,那就降了唄,不死就成。

後來王輔臣就沒入辛者庫為奴了。

順治爺登基後,對他很欣賞,大力提拔他。

當今更是給了他極大的信任,調他為陝西提督,鎮守平涼。

臨行前,皇上還把先帝的一把豹尾槍賞了他。

皇上道:“這槍是一對兒的,朕自己留一把,每次打獵都會隨身帶著,希望愛卿看到這槍,也能念著先帝的托付和朕對你的期望信任。”

王輔臣感動呐,拿上槍哭著拜彆皇上,就鎮守陝西來了。

先帝和皇上的知遇之恩,王輔臣不是不感念的。

當時吳三桂反了,來拉攏他,王輔臣是真沒想反。

他為了表忠心,連兒子都立馬送京城去了。

結果京裡竟然派了莫洛那個狗東西過來管束他,這家夥使得那些絆子弄得他這邊自己人差點嘩變!

最後他手下副將一個火上頭,把這家夥給弄死了。

王輔臣一看,殺了朝廷重臣,大罪。

沒招了,他還沒活夠,那就投了吳三桂吧,反正那邊也有點交情。

結果吳三桂也不是個好東西,對著外麵裝的寬厚豪邁,一副求賢若渴的樣兒,實際上心裡麵又陰又毒,就知道護著自家人。

皇上那邊又讓兒子來給他捎信,說得真情實感:朕知道莫洛的死是他自己不會協調,和你沒關係,朕和你相交多年,咱們曾經如何如何……

那信寫的,全是對他的體諒和理解,把王輔臣感動的,立馬向北跪下歸順了。

剛歸順,吳三桂給他送來二十萬兩白銀!

王輔臣:......

他給得實在太多了。

王輔臣就又叛了……

皇上繼續給他寫信,吳三桂繼續給他送錢,王輔臣就降了叛,叛了降,降了又叛。

王輔臣:我就想找個地方安穩活著,我真是太難了!

圖海收到城裡傳出來的小紙條,立刻讓周培公入城招降,並火速傳信回京。

王輔臣猶猶豫豫地讓副將謝天恩跟著周培公出城,表示我本心是很願意降的,當初我根本就沒想反,就是吧……

圖海也知道他的為人,好在他一早就上奏了,王輔臣剛表達完乞降的意思,皇上撫慰的諭旨就到了。

圖海立刻讓周培公入城宣旨。

王輔臣很識趣,接到諭旨,就把軍民冊和吳三桂頒的敕書和印劄都上交了。百姓、士兵包括兒子也都送過來了,就是自己沒出現。

圖海:這家夥真矯情呐。

沒辦法,圖海隻好把自己的侄子也叫過來,讓他和周培公一起入城,再次給王輔臣保證——你放心,皇上是什麼人你還不知道嗎?皇上寬宏大量,一言九鼎,他既說了不會怪罪你,就不會怪罪你的雲雲……

勸了兩天,王輔臣終於下定決心,親自出城至清軍大營,叩頭謝恩,剃發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