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語黛玉拒封妃 當晚,中秋夜宴上……(1 / 2)

當晚,中秋夜宴上。太上皇、皇太後並皇上、皇後以及眾王爺王妃在宴上同樂。宴上歌舞並無甚可詳記之處,隻有一小小插曲略可一述。還要從聖人按例賜菜說起,太上皇不知為何,突然對聖人說“當年朕率兵親征,四王八公一乾老臣為朕浴血奮戰,因著他們,朕才得以平安回朝,這些事情朕還念著。朕退位這些年,恐對他們關心不夠,皇帝要替朕多加關心才是。”

皇上並沒有料到太上皇突然當眾說這些事,心中頗有不悅,但也忙起身應是,說“這番話,父皇早年就與兒臣說過,兒臣一直記著”。太上皇點頭,又繼續說道“你的孝心朕清楚,這些年你將這天下治理得很好,百姓的日子過得愈發好了,你也要記得自家的兄弟親人,萬不可忽視苛待了他們。”太上皇一直盯著皇帝,直聽得皇帝躬身應是,方罷。

經此一遭,宴上難免冷了下來。倒是皇太後見狀道,“太上皇,儘管放心,皇帝向來謹遵孝悌之道,又何嘗違逆過太上皇的意思。這不皇後身邊的馬女史,我記著就是治國公家的孩子吧,長得倒是標致模樣,皇後待他們又十分友善,太上皇又有什麼不放心的呢。”太上皇聽聞,點了點頭。又向皇後說“我恍惚記著,你身邊還有一位女史,是誰家的來著?怎麼今兒沒見呢。”

皇後聽聞,忙起身笑達到“還有一位賈女史,是榮國公的嫡親孫女。賈女史貼心得很,擔心臣妾宮中無人看管,故而今日自請留守宮中。”太上皇聽後,點了點頭,不再說話,看起了歌舞。

因著太上皇與皇太後年紀到底大了些,故而過了些許時間,他們就退席了。皇上因為剛才的事情,也沒什麼心思繼續宴飲,因而,中秋夜宴竟是早早就散了席。皇上攜著皇後乘攆回宮,一路上靜默無言,兩人回到皇後的未央宮時,果然色色妥帖,黛玉請過安後,便與馬婉兒不遠不近地站著,宮女們服侍皇上皇後喝了醒酒茶,收拾妥當後,服侍二人睡下,便隻留了紅雪、藍櫻在殿外留侍,各自退下了。

但是,寢殿內,皇上皇後在床上相對而坐,卻都覺心中煩悶,今日宴上太上皇此話已經把自己的不滿之心展露無遺,靜默無言間,還是皇後勸慰道“聖上不必多心,如今之計,我們也隻有更加小心罷了。今日您也累了,早早歇了吧。”

許是太上皇年紀大了,記性愈加差了些,有些話說過便也忘了,宮中到過了一陣平靜日子,轉眼便到了年下。黛玉的日子過得愈加平靜,心中除了惦記著遠在揚州的父母,倒也並無甚煩心之事。這日,正值黛玉輪休,屋外正在下雪,她難得地來賴了會床,待抱琴服侍她簡單用了些早飯後,突然想起找出元春帶進宮中的琴,輕聲撥弄起來。抱琴見狀,也十分歡喜,進宮將近三年,她已很久沒有見到自家姑娘如此抒懷的樣子了。隻是,宮中規矩甚多,黛玉也不願出門衝撞了誰,不然這樣的天氣,正適合賞梅。恍惚間,她感覺自己似乎回到了那個時候的大觀園,外祖母尚在,姐妹們和氣賞梅、吃酒、作詩的日子。隻是,已經再也回不到過去了,她自知自己再沒有這樣的心氣了,不若就這樣平靜的過日子罷了。

隻是,雖想要平靜,但平靜又何曾真的駐留過。隻是在當晚,抱琴從外麵回來後就悄聲對黛玉說,皇後剛從皇太後宮中回來,臉色似乎不大好,皇上也趕了過來,不知是在說什麼,提醒黛玉明早見皇後時一定要小心些。

果然,次日一早,皇後臉色並不好看,用完早膳,便讓眾人退了出去,隻留下了黛玉,拉著黛玉坐在炕上,黛玉再三推辭不過,便隻斜斜地搭了個邊,皇後見她如此,點了點頭,斟酌著說道:“昨日皇太後同我說,你和婉兒年紀不小了,不應該就此耽擱下去,恰巧聖人身邊人不多,便想讓你服侍聖人。昨日,我也和聖人說了這話,但聖人的意思還是要看你們自己的意願,我想著也該如此。因此,不知你如何想?”

黛玉聽這話說了一半,便早早低下了頭,惶惶不安,正想著該如何回話,就聽皇後說道:“有什麼想法,你隻管與我說便是,若是作了聖人身邊的人必然也不會虧待你,若是不肯,也無妨。”黛玉聽了這話,忙站起來回答道:“今得娘娘垂青,臣女倍感榮幸。”然後抬起頭看向皇後說:“但臣女蒲柳之姿,實在福薄,惟願好好侍奉娘娘,並不做此想,望聖人娘娘體諒。”

雖然近來黛玉行事,皇後都看在眼裡,看得出來黛玉是個本分的,不然,也不會先來問她的意願,若是她願意,那麼既可以堵住皇太後的話頭,自己也能省些心,不曾想,她竟當真拒絕了。因此也不由問出口:“你...不願意?這我倒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