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的水泥配方,是經過多次調配改進的,最早的一版,和現在使用的築城牆的方法也差不多,用米湯、黏土來提高石灰漿的粘度。
後麵的配方,陸續加入了煆燒過的石灰石、石膏,成本是越來越高,但效果也越來越好,薑蓁隻需要選擇合適的配方就行。
來藍河縣的商人越來越多,薑蓁麾下奴隸的隊伍也在增加,她很輕鬆的就調了一批人,去了新建的水泥作坊。
有直播間的人幫忙監工,薑蓁隻需要根據彈幕給匠人提意見。兩天不到,水泥就嶄新出爐。
第一批水泥,薑蓁也沒急著給陳冬送去,準備先用磚瓦和水泥重新修建了一個新的水泥作坊,擴大水泥的產量。
水泥作坊開始動土,薑蓁把這事交給底下的管事,就灑脫的放手,準備回公主府好好休息兩天。這段時間,她白天都窩在作坊,雖然隻動口沒動手,但也挺累的。
一回公主府,薑蓁就覺得府裡空蕩蕩的,問道:“那些護衛呢,還在街道上巡邏?縣尉沒安排人頂上?”
“公主你不在府裡,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大家就都出去了。”周胖回道。
反正薑蓁身邊一直都有護衛,再加上一群奴仆,安全有保障,多餘的護衛願意在外頭乾活,薑蓁自然是樂見其成,誇道:“有他們在,藍河縣內的治安肯定好。”
“他們就是出個人,藍河縣變成現在這樣,全賴公主您指導有方。”周胖雖然實在拍馬屁,但說的全都是真心話,他現在是打心底裡覺得薑蓁厲害。
“公主你這幾天都在忙著水泥的事,沒在城內逛過,現在的藍河縣,和前幾天比起來,簡直是大變樣,來往的商人就沒有不誇的,本地的百姓也高看我們公主府的人一眼……”
薑蓁被誇得心裡美滋滋,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他們真這麼誇我?”
“那是自然。公主你這麼好的人,誰能不誇。”周胖一臉真誠。
【小胖有前途,這馬屁拍得真響。】
【嘖~還不好意思了,小阿蓁耳朵都紅了。】
【我們出手,管理個藍河縣輕輕鬆鬆,被百姓誇讚,那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彆這麼膨脹,還是要去聽聽老百姓最真實的聲音。小阿蓁可以微服私訪,出去轉一圈,查漏補缺。】
麵對直播間的這個提議,薑蓁十分心動,對周胖和身邊的幾個護衛說道:“把甲衣脫了,去換身普通的衣服,咱們一起出去轉轉。”
吩咐完護衛們換衣服,薑蓁也去房間了換了一身樸素方便的男裝,然後就帶著人悄悄的從公主府的後門離開。
“這坊市的街道,確實乾淨了不少,街上吵架的也少了。”
周胖驕傲的抬頭,“那是自然。現在大家有事都知道找巡邏隊的人,沒誰敢亂來。”
看到地攤上有個賣豆子的,薑蓁直接湊上去問價,然後打聽道:“你在這坊市內擺攤,遇到過麻煩沒有,找巡邏隊的人管用嗎?”
“你是外地來的商人?遇上事了,想告狀?”賣豆子的中年人打量了一眼薑蓁,然後說道:“巡邏隊的人不錯,有事找他們,他們真能解決,你可以去試試。”
“我沒那麼多錢打點。”薑蓁補充道。
“倒是不用花這個冤枉錢,公主立了規矩在那兒呢。”賣豆子的中年人分享道:“昨天就有外地來的商人跟巡邏隊的護衛告狀了,聽說是客舍提供的飯食有問題,整個商隊的人吃完就開始拉肚子,縣尉核實過後,罰了那家客舍一大筆錢。”
“那縣尉倒是公正。”薑蓁誇道。
“這是自然,外頭這些人,都是來買鹽的,攪和了公主的買賣,公主不收拾他們才怪。咱們藍河公主,那可是個厲害人物,進宮第一天就砍了右相一劍,縣尉哪裡敢惹。”
賣豆子的中年人提起薑蓁的光輝往事,還挺驕傲自豪,誇道:“咱們公主就是脾氣急了點,但做人大方又仁善,你來藍河縣買鹽,不吃虧。”
“藍河縣的鹽確實好,嘿嘿。”聽著老百姓當麵誇自己,薑蓁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指,趕緊說道:“這些都豆子我都要了,周胖給錢。”
周胖挺起胸膛,滿麵笑容的掏錢拿豆子。
遇到薑蓁這麼豪氣的客人,賣豆子的中年人臉上也樂開了花,拉著周胖的手,熱情的說道:“我們鄉裡有兩個年輕人,被選中在城內巡邏,你們要有事,我帶你們找他去。”
周胖趕緊回道:“沒事兒,我們就是隨便問問。”
“那就好。不過你們有事也彆客氣,儘管找他們去,也不用花冤枉錢,公主給他們的俸祿可高了。”這中年人賣完豆子,把錢揣兜裡,歡歡喜喜的離開。
薑蓁摸了一把臉,覺得臉不紅了,才淡定的說道:“走吧,去酒樓裡吃飯,順便問問那些外來的商隊,在藍河縣可有不便的地方。”
幾天沒在外頭吃飯,藍河縣酒樓的主食,就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所有的店家都賣起了饅頭和米糕。
酒樓的掌櫃把薑蓁當成了外地來的商人,熱情的介紹道:“郎君可要嘗嘗這饅頭,這是我們藍河公主為了孝敬王上才做出來,吃起來又鬆又軟,一點不費牙口。這麥粉還是我一大早派人去水磨坊買來的,新鮮著呢……”
一個新事物的出現和傳播,必然伴隨著一些小故事,饅頭現在就成了薑蓁孝心的代名詞。
而且饅頭是王室出品的美食,各地有錢的商人,就沒有不想嘗的,隻要嘗過,他們立刻就會被饅頭鬆軟的口感征服。
藍河縣外的水磨日夜不停的轉動,降低人工成本之後,藍河縣的饅頭價格也不貴,兩個錢,就能換來一個拳頭大的白饅頭。
薑蓁非常闊氣的讓人上了一大摞饅頭,讓護衛們隨意吃喝。
外地來的商人,有豪奢如薑蓁的,也有家資不豐,隻買了幾個饅頭,大家分著吃嘗鮮的。
畢竟藍河縣的精鹽,一釜才三十錢,運到都邑就是兩百錢,更彆說賣到其他國家的價錢。走這一趟,就是七八倍的利潤,他們更樂意把錢花在鹽上,而不是饅頭。
薑蓁找人搭話,找的也是那種普通的商人。
這群人走南闖北的,膽子也大,薑蓁不過是起了個話頭,酒樓裡的人就直接聊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