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呂夫子分班 另一……(1 / 2)

另一邊,川安縣裡,呂秀才讀完書後也在歎氣。

呂夫人笑了,“夫君這是怎麼了?今個學生又惹你生氣了?”

“不是,我在想一直這樣教他們是否太草率了。”雖然屢試不第,但呂秀才的科舉水平並不差,隻是每次考試都差了一些運氣而已。

這次開辦私塾,倒不是因為沒錢去府城,而是他已經四十了……四十不惑,今年剛要出發的時候又得了暑病,讓呂秀才想要放棄舉業,加上小兒子也要開蒙了,大兒子的成長路,他因為一心科舉錯過了,如今小兒聰慧,他就想著要不子繼父業,自己安安心心停下算了。

是以,他是想把呂氏私塾辦好的。

“村子裡來的學生大抵是聽了家裡人說的一些話,學習進度和縣裡的學生大為不同,他們的悟性也不同。”呂秀才說:“我覺得要分班了。”

“分班?如何分?”

“將隻想認幾個字的學生分到算學班,想要隨我一起舉業的學生再分,課業交叉來,夫人你認為如何?”

呂秀才的夫人也是秀才的女兒,認得字,頗有幾分見識,“夫君這樣自然是極好,就是這樣明年鄉裡的學子估計不會來了。”

“不。”呂秀才搖頭,“鄉裡也是有學生舉業的。”

“我觀甘田村那裡就有一個學生不錯。”呂秀才立刻想起了陳延,“天資、悟性在班上都是上佳,最難得的是他年紀雖小,卻不貪玩,多了幾分穩重。”

夫君甚少這樣誇人,呂夫人來了興趣,“那夫君可要好好培養,若是能教出幾個秀才,家裡的私塾也更好招生。”

“慢慢來吧。”說罷,呂秀才攬住了自己的夫人。

……

隔天,呂秀才就宣布了要分班的事情。

學完第一本書分班,這個時間恰到好處,“要去算學班的學子不用再買第二本書,隻要去書肆裡買好紙筆即可,我會教你們一些常用的字。”

“想要舉業的同學則要買千字文並紙筆。”呂秀才悠悠說著:“舉業一途,非一日之功,你們回去跟家裡好好商量商量。”

這話如同驚雷一般在班上炸響,縣裡富戶家的孩子是不用糾結的,陳延和陳安則對視了一眼。舉業?算學?

就在這個時候,夫子叫了陳延,“你出來一下。”

夫子開門見山,“你及你哥哥即使要做賬房,也可來舉業班,我看你們頗為認真,來這裡可以多識幾個字。”

“小子明白,但學生家貧,不知在舉業班就讀開蒙還需還一些什麼書?”之前一次買很多本,書肆的老板才給了便宜的價格。

據陳延的了解,越往後書越貴,他暗比了一下自己和堂兄的學習進度,他是更快的,想要出類拔萃,他不可能永遠和堂兄用一本書,所以——

“三百千大學中庸是要的。”

陳延:“今後上學時,夫子能借這些書給學生謄抄一份嗎?”

這話讓呂秀才抬了眼,眼前的孩童不過六歲,隻齊桌案高度,說的話倒有些意思,抄書?他這個年紀,還未學筆,若是能在開蒙之前抄出一本書,“自然可以。”

“多謝夫子。”陳延恭敬鞠躬。

分班的最後一天,呂夫子再把三字經教習了一遍,但有的人已經沒有心思聽了,下午,散學坐牛車回家之後,兩個人都有些沉默。

陳安是哥哥,就在飯桌上說了一下這件事。

大家一下都很沉默,前一個月,兩兄弟頻傳捷報,老陳頭在裡正那裡也常聽他孫子說康哥兒和壯哥兒受夫子重視,大家心裡都有一種:啊,我崽能科舉,我崽要科舉的感覺。

但感覺和決定是不一樣,如果做了決定,那就意味著——

這個家要立刻開始發力,存錢供給讀書人,搞不好就要賣田賣地,要做這樣的決定,得陳延或者陳安表現出極大的天賦才行,這不是一個月的讀書時間能看出來的。

他們需要一個更有權威的人推動這件事情,比如呂秀才說:陳家某兒具有天資,是舉業的好材料,老陳頭才能下定這個決心。

但現在,如果不去舉業班,直接去算學班,大家又覺得虧了,畢竟陳延的認真,兩兄弟在班上名列前茅,大家也看在眼裡,糾結,飯香和蛋羹都不能讓大家有所觸動,還是陳延再開口,說了夫子的話,“夫子說我和大哥可以直接入舉業班,不管是不是舉業,都能多學一些東西。”

“好!”老陳頭這才鬆了一口氣,“既然如此,康哥兒和壯哥兒就去,夫子是說明天要再買一本書嗎?要買的話明天讓老二跟你們一起去縣裡。”

“要的。”陳延:“可能還要再買兩支筆和一些紙墨。”

“買!”既然已經決定先看這一年,老陳頭也不吝嗇這些拋費。

陳家今天的夜晚注定不平靜,所有人都在數自己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