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馬尉;
邊郡六牧師苑令,
邊郡六牧師苑丞;
考工令,秩俸六百石,製作兵器,□□刀鎧.
考工左丞,協助考工令.
考工右丞,協助考工令.
5,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監獄以及審判案件.
廷尉官吏:
廷尉,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廷尉丞,
廷尉左監,
廷尉右監,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廷尉正.
6,大鴻臚
大鴻臚,原稱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為大行令,漢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為大鴻臚.
大鴻臚分管邊區少數民族事務和諸王列侯朝聘事務.
大鴻臚官吏:
大鴻臚,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鴻臚文學,
大行治禮丞,
大行卒史,
行人,
翻譯,
主客.
7,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務,皇帝,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親嫡庶等關係都由宗正來記錄.
宗正官吏:
宗正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宗正丞,秩俸比千石,
宗正員吏,
公主家令,
公主丞.
8,大司農
大司農主管全國的賦稅錢財,是漢朝的中央政府財政部,凡國家財政開支,軍國的用度,諸如田租,口賦,鹽鐵專賣,均輸漕運,貨幣管理等都由大司農管理.
大司農官吏:
大司農,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大司農丞,秩俸千石,掌財政收支的統計財會事.
大司農部丞,共有是三人,負責十三州事務.
治粟都尉,
太倉令,
太倉丞;
均輸令,
均輸丞;
平淮令,
平淮丞;
都內令,
都內丞;
籍田令,
籍田丞;
斡官令,
斡官丞;
鹽市令,
鹽市丞;
郡國鹽鐵官,
常平倉官,
大司農史,
稻田使者,
郡國農官,
榷沽官.
9,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財錢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項事務以及山海池澤之稅.
少府機構官吏:
官名俸祿職掌
少府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掌山河池澤之稅,以供皇室之用.
少府丞,秩俸比一千石,輔佐少府卿治事.
符節令,秩俸六百石,率符節台,主符節事.
蘭台屬官:
禦史中丞,秩俸一千石,領殿中蘭台,掌圖書秘籍,受公卿奏事,糾舉不法.
侍禦史,秩俸六百石,分五曹辦事.
禦史員,秩俸六百石,留台治百官.
尚書屬官:
尚書令,秩俸一千石,掌皇上的奏章及出納.
尚書仆射,秩俸六百石,主章奏文書,尚書令不在時,可代行時.
尚書丞,秩俸四百石,佐尚書仆射.
侍曹尚書,主丞相禦史事.
二千石曹尚書,主刺史二千石事.
戶曹尚書,主吏民上書事.
客曹尚書,主外國四夷事.
三公尚書,主斷獄事.
太醫令,秩俸六百石,掌諸醫.
協律都尉,掌校正樂律.
供皇帝服禦諸令丞屬官:
織室令,主織.
東園匠令,做陵內器物,有十六丞.
鉤盾令,主近苑囿.
尚方令,主作器物.
尚書待治,尚書令的屬官.
禦府令,主天子衣服.
采珍寶金玉令,主才珠寶金玉.
太官令,主膳食,屬官有尚食,尚席,食監三丞.
湯官令,主餅餌.
導官令,主擇米.
若盧令,主藏兵器.
水衡都尉,掌上林苑,有五丞.
水衡都尉丞,協助水衡都尉.
上林令,主上林,有八丞,十二尉.
均輸令,有四丞.
均輸丞,協助均輸令.
禦羞令,
禁圃令,
輯濯令,
鐘官令,主鑄錢.
技巧令,
六廄令,掌天子六廄.
辯銅令,主分辨銅之種類.
黃門令丞屬官:
黃門令,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中黃門,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黃門駙馬,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中謁者,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黃門署長,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三,除九卿外的其他諸卿
1,執金吾
執金吾領京師北軍,掌京師徼循.
執金吾的官吏:
執金吾,秩俸二千石.
中壘令,
中壘丞;
寺令,
寺丞;
武庫令,
武庫丞;
都般令,
都般丞;
式道左中侯,
式道左中丞;
式道右中侯,
式道右中丞;
左京輔都尉,
左京輔都尉丞;
右京輔都尉,
右京輔都尉丞.
2,將作大匠
將作大匠,原為將作少府,本是從少府中分離出來,主要是掌治宮室.
將作大匠的官員:
將作大匠,秩俸二千石,銀印青綬.
石庫,
東園主章,
六章長丞,
左右前後中校七令丞.
3,大長秋
大長秋是後宮皇後的官署,秩俸二千石.
4,右扶風
右扶風,原名為都尉,是京師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
5,京兆尹
京兆尹,原名為內史或是右內史.是京師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
6,左馮翊.
左馮翊,京師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
四,郡國
漢朝在地方實行郡國並行的製度,郡國同級.
郡國的編製:
郡守,秩俸二千石,掌一郡大小事.
國相,秩俸二千石,掌一國大小事.
都尉,比二千石,
郡丞,秩俸六百石,
長史,秩俸六百石,
功曹史,
五官掾,
督郵,
郡府屬官:
主記事掾史,主錄記事.
錄事掾史,主記.
奏事掾史,主奏議事.
少府史,總典守相私家財務出納.
門下督賊曹,主兵衛,巡查侍從.
門下賊曹,主侍衛.
府門亭長,主守衛.
門下議曹史,主謀議.
門下掾,雜務人員.
門下史,雜務人員.
門下書佐,雜務人員.
門下小吏,雜務人員.
民政官員:
戶曹掾史,主民戶,祭祀,農桑.
田曹掾史,主墾埴畜養.
水曹掾史,郡國水利人員.
時曹掾史,主時節祭祀.
比曹掾史,主郡內財物,尾數之檢核.
財政官員:
倉曹掾史,主倉穀事.
金曹掾史,主貨幣鹽鐵事.
計曹掾史,主上計之事.
市掾,主市政.
兵政官員:
兵曹掾史,主兵事.
尉曹掾史,主徒卒轉運事.
政法官員:
賊曹掾史,主盜賊事.
塞曹掾史,掌邊塞之職.
賊捕掾,主捕盜賊.
決曹掾史,斷罪決獄.
辭曹掾史,主辟訟事.
交通官員:
督郵掾,主奉詔係捕,錄送囚徒,催租點兵.
法曹掾史,主郵驛.
漕曹掾史,主漕運糧草事.
教育衛生官員:
學官掾史,主郡學校事.
郡掾祭酒,主教育.
學經師,主教育.
文學史,主教育.
醫曹掾史,主醫藥事.
六,縣製
縣一級的地方行政機構:
東漢在郡以下設縣,大縣(萬戶以上)設縣令,小縣(萬戶以下)設縣長,都是一縣的最高長官.與縣同一個級彆的地方行政機構還有道,國,邑.國是侯國;邑是皇後,皇太後,公主的封地;境內有少數民族居住的稱為道.
縣官員:
縣令,秩俸為一千石至六百石,管轄縣內的所有政務.
縣長,秩俸五百石至三百石,管轄縣內的所有政務.
功曹史,總揆眾事.
縣尉,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掌縣軍事.
縣丞,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主簿,縣府門長,官眾事.
廷掾,督鄉事.
主記室,管文書.
少府,主財用.
門下遊繳,
門下賊曹,主兵衛.
門下議曹,參議諸事.
門下掾史,
閭師.
縣佐,
縣史,秩俸百石以下.
七,縣以下的機構
縣以下的基層機構是鄉,裡,亭.
漢製是十裡一亭,十亭一鄉.
鄉官主要有三老.薔夫,遊繳.三老掌教化,薔夫掌一鄉之行政,兼收賦稅,遊繳捕盜賊,官治安.
鄉下有裡,什,伍.裡設裡長,什設什長,伍設伍長,亭設亭長,秩俸百石以下.
後宮:
東漢光武帝建國,去繁為簡,妃嬪稱號共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
貴人授予金印紫綬,俸祿為粟數十斛。美人、宮人、采女則沒有爵位和俸祿。
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期諸侯王正妻稱王後,母稱王太後。東漢時,隨著諸侯王封地日漸縮減,王後被改稱為王妃,王太後改稱王太妃。
漢時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稱妃,妾曰良娣、孺子。
主要參考文獻為:
曾繁康著的《中國政治製度史》
賀旭誌著的《中國曆代職官辭典》
張晉潘,王超編寫的《中國政治製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