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雪進宮後,便直接去太後處請安。
太後一聽是四王妃來請安,忙滿臉帶笑道:“快,宣!”
“是。”
慕雪一見到太後,便盈盈一拜,“太後萬福。”
太後忙歡喜地望著她,慈祥道:“快起來。身體都好利索了嗎?”
慕雪站起身子,滿臉笑意地答道:“回太後的話,拖您老人家的福,我大好了。”
太後聽到她這話,再見她神采奕奕的模樣,心中安慰了不少,但與此同時她也不由感歎道:“慧兒啊,說來這事,我老人家心裡挺過意不去的,當初若不是我……唉,你也不至於……”
慕雪忙道:“太後說哪裡話!這事情是意外!就算要怪,也要怪那些反賊!再則,若不是您老人家的福氣庇護,我興許不會好得那麼快!”慕雪說到這兒,特意略微頓了頓。瞧太後和藹地笑了笑後,慕雪便拿出最真誠的語氣,接著說道:“太後,兒臣說這話,絕不是客套,也不是奉承,而是有緣故的。”
太後聽了,臉上多了幾分不解,“怎麼說?”
“幾年前,兒臣為給太後祈福,遠去五台山,當時碰到過一個和尚,他要我為自己求一個平安符。兒臣不解。就問他: ‘為何?’這和尚隻笑道:‘施主莫問,來日自可知曉。’兒臣當時還是覺得挺玄乎的,但心想,求一個也不會怎樣,便依了那和尚的話。這些年,兒臣也早就忘了這回事。可是怎知道,兒臣這次出門走得急,便沒有帶這個平安符,路上就出了事。後來,回到京城,又在彆莊住著休養,但也一直昏睡不醒。誰也沒想到這個平安符。直到近來,我的貼身侍女無意中想起這平安符,便將這它帶來彆莊,放在我枕邊。誰知不過三日,我就醒了!”
太後聽到這兒,心中隻道神奇。
慕雪見太後正為這事驚訝著,便繼續說道:“兒臣一直認為,這次能夠遇難呈祥,逢凶化吉都靠它了!說來,也全都是沾了您老人家的福氣!所以,兒臣養好身子,頭一等的事情,就是來宮裡,謝謝您老人家的福澤庇護了兒臣!”說完,慕雪忙跪下,施以大禮。
太後聽到這兒,心情愉悅極了,忙讓身邊的奴才扶起慕雪,為她賜坐,還分外親切道:“這也是你平日積福積德的事做的多,所以才有如今之造化的。”
慕雪忙笑著應道:“兒臣自覺那次的五台山之行,益處多多,兒臣認為這應該就是兒臣積福最多的舉止了!所以,兒臣近日在想,兒臣應該儘快再去一次五台山。一來還願,菩薩庇護了自己,一定要去親自感謝她,方可安心。二來也為您老人家再次祈福,希望您福澤綿長,也好多給子孫庇護。還請您老人家恩準。”
見慕雪又施一禮,太後忙抬手讓她起身,接著看向她,語重心長道:“慧兒,你的想法原是不錯的。哀家也覺得還願要誠心,是該再去一次的。可是你身體剛好,再說路上萬一……”
慕雪見太後臉有憂色,忙道:“太後放心。兒臣現在身體很好。再則,四海升平,匪患已經剿滅,不會再有什麼意外了。況且,兒臣認為這事自當宜早不宜遲的。還請太後俯允。”
太後聽慕雪說得也對,便道:“這樣積福的事,確實該去。哀家準了你了。不過,這之前,你得為哀家把那寶盒給開開。其實,那次我讓皇上召你來,主要也是為了這寶盒。後來,聽得你遇險,我心裡便多了幾分自責。現如今,見你沒事,我也就寬心了。不瞞你說,你昏睡期間,哀家多次為你祈禱,現在佛祖總算是響應了,阿彌陀佛。”
慕雪聽完,忙感動地再次行禮,“兒臣再次真心感謝太後的恩德。”
“起來起來,彆動不動就行禮的,倒顯得生分了。”
“是。” 慕雪笑著起身,話鋒立刻一轉,“皇祖母,那寶盒,其實有兩重機關。外麵一層是數字鎖,一共6個數字;裡麵一層是字母鎖,一共4位。”說道這兒,慕雪不由吐吐小舌,“這個怪兒臣不好,做事不妥貼,當初密碼沒有寫清楚。”
“你當初是說:‘寶盒裡是夜明珠,因為珍貴所以護送的人特地上了鎖,而這密碼就是:太後吉祥。’”
“是的。”
“可是哀家始終沒有參透,就是皇上也沒明白過來。後來,皇上還召來了許多官員和那些博學之士,也沒開啟。所以就宣你來了。你父皇說‘慧兒一定是故意擺了一個謎題,讓大家猜著玩呢。可惜太難,還得要她親自來說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