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康熙正愁沒有合適的能融入漢文人圈子裡的滿人,納蘭性德此時送上門來,康熙又怎麼能不用?
所以殿試閱卷之時,康熙便親手將納蘭性德的卷子放在了前十之中,又考慮到若是太過難免遭人口舌,最終給了他第十的位置,便是二甲第七名。
這已經是至今為止滿人最好的成績了,所有人都以為康熙定是會讓納蘭性德進翰林院,走正經兒的仕途,然而誰都沒想到,因為索額圖和明珠的一場辯論,讓康熙突發奇想,叫這位欽點的進士進宮做了個禦前侍衛。
納蘭性德也很蒙。
他其實知道自己這二甲第七是有水分的,初時還有些惴惴不安,總覺得自己配不上這位置,但經過他阿瑪明珠給他詳細的分析了時局之後,便釋懷了。
時也命也,既然皇上覺得他忝居此位有用,那他自是要儘心竭力,不負皇上一番栽培。
納蘭性德做好了一切準備,隻等著恩旨下來後進翰林院觀政,可誰知康熙突然將他叫進宮,也沒考較他什麼,隻是盯著他看了許久,便下旨封他做三等禦前侍衛,令他在乾清宮當值。
二甲進士不入翰林,卻封了個屬於武官的侍衛,簡直是前所未有之事。
雖說這三等禦前侍衛乃是正五品,比七品的翰林院庶吉士品級更高,但二者的晉升方式卻大不相同。
禦前侍衛皆為八旗子弟,能經常出現在康熙麵前,算是康熙的“自己人”,將來升遷亦是得走武職的路子。
但翰林院卻是培養內相的地方,走的是純文官的路子,若有出息的,將來或進六部,或入內閣。
雖說大清不太注重文武區分,很多武將出身的大臣也會兼任內閣大學士,但畢竟路數比不得正經翰林出身的,一向不招漢臣待見。
按明珠的分析,康熙是想讓納蘭性德走純翰林的路子,讓他能得到漢臣的認可,才會特意提拔,可事實證明,明珠想得太多了。
康熙雖然注重漢人,但骨子裡依舊有滿人的傲氣,他其實沒那麼在意漢臣愛嚼的出身論,甚至可以說是有些鄙夷的。
科舉選仕固然是正道,但文章寫得好的,就一定是能臣嗎?
如今還未到海晏河清之時,大清內憂外患紛爭不斷,光靠文臣那張嘴,就能叫吳三桂投降嗎?
拉攏漢臣歸拉攏漢臣,但不代表康熙就要徹底順從漢人治國的理論。
所以康熙提拔納蘭性德,是想讓漢人能看到他的才華,是想讓漢人知道,他們滿人也能出這樣的才子,而並不是非要納蘭性德去走漢人升遷之路。
納蘭性德雖然尚不能理解康熙的意思,但皇上親口下旨,他又哪敢質疑?
當即便磕頭接了旨,也不敢多言,跪著等康熙叫他退下。
誰料康熙卻說道:“今兒索額圖在朝會上說該給太子請個啟蒙師傅了,但你阿瑪卻反對,他覺得太子年幼,容易被漢人給教亂了。朕覺得他們說的都有道理,所以乾脆叫你進宮,打今兒起,你就負責保護太子,也順便給他多讀讀書。”
納蘭性德:……
皇上,您要不要聽聽您說的是什麼話?
您明知道我阿瑪反對此事,卻叫我來給太子啟蒙,這是覺得我們父子太過和睦了嗎?
“奴才愚鈍,隻怕會耽誤了太子。”
納蘭性德大著膽子想要推辭。
康熙擺了擺手:“你可是朕欽點的二甲第七,不要妄自菲薄。太子年幼,朕也不圖你能教他什麼,不過就是叫你給他讀讀書,也不拘經史典籍,趣聞雜記之類的也可以。”
簡單點說,那就是康熙不是叫納蘭性德來給太子啟蒙的,而是叫他來給太子讀書講故事哄孩子的。
這活兒原本是隆禧的,但康熙瞧著隆禧身體康健了許多,便想叫他出來聽政,又怕胤礽失了陪伴會寂寞,故而才挑了納蘭性德進來。
這次納蘭性德聽懂了,他正要應下,就聽到殿後一陣騷動,隨即一個小團子從裡麵蹬蹬蹬的跑了出來,直接撲到了康熙腿上,一轉頭,正好跟跪在地上的他臉對臉。
胤礽不認識納蘭性德,但架不住納蘭性德好看啊,隻一眼,就叫胤礽忍不住瞪大上眼睛仔細去看。
納蘭性德進宮之前並無官職在身,故而隻是一身尋常滿人常服,淡青色的衣衫襯出了如玉般的氣韻,雖然此時跪在地上,卻依舊是一身傲骨高潔之氣。
若單論相貌,納蘭性德及不上隆禧的眉眼如畫,也比不上林抱節娃娃般的精致,他的眉眼和唇色都淡淡的,卻有一種讓人心折的儒雅清越。
胤礽雖然沒見過納蘭性德,但這一瞬間卻福如心至,立刻便猜到眼前這人定然就是那個即便是現代也被無數人推崇的清朝第一詞人——
納蘭容若。
公子如玉,如圭如璧。
當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