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聖駕 甄寶玉聽著屋內母親的哭聲,略……(2 / 2)

寶玉聽聞,忙應聲進去,又恭恭敬敬地行了禮,方見著甄應嘉整肅了神色,又似掩下了一些訓人之語,說道:“還不見過劉先生。”

而後又聽他對那位先生道:“劉先生,小兒頑劣,最近府裡事多,我也沒太多時間看顧他,隻好勞煩您多多教導了。”

“甄大人客氣了。”

甄寶玉救這樣聽著他們二人寒暄了幾句,又有著這位劉先生考校了幾句學問,又定了後日始,開始上學,以後每五日休息一日,方才送走了這位先生。

而甄應嘉卻仍將寶玉留了下來,呷了口茶,緩了緩,說道:“往日瞧著你還算知道上進,常在自己屋裡讀書,怎麼今日倒跑出去了。”

“我是……”

“罷了。”還沒及寶玉說完,便又聽他道:“我也不與你說這許多。但是你要知道,這位劉先生是中過進士的,雖說不是當世大儒,但教導你還是綽綽有餘的,咱們家雖不是書香門第,但該有的禮節,卻錯不得。往後你好生跟著他學習,也省得到處亂跑,如今家裡事多,沒有許多功夫顧著你。”

“是,老爺請放心,孩兒知道了。”

“另外還有一事。如今你也要正經上學了,總不能一直‘寶玉’、‘寶玉’的叫著,到底不像,我與你母親商量過了,給你取一個學名,便叫做甄璟罷。”

“是,孩兒,知道了。”寶玉聽得此事自然歡喜,他原以為甄應嘉還要過上幾年才給他取名,畢竟前世之時便是如此。卻沒想到如今不過五歲,便可有了學名,也總算不用與賈家那個寶玉同名了。回到凡間這個日子,他每每想到此事便總覺得有些難過。

除了黛玉要遠去揚州外,於甄璟而言一切都很順利,隻是他睡不得懶覺,不得空閒了而已。但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畢竟他算著甄家出事的日子,自己總要在十五歲前便尋得出路才好。而對於他而言,唯一可見的機會,便也隻有科舉了,細算時間,其實已經很緊張了。

故而,連日來,寶玉亦真收了心思,隻每日苦讀,兼他有前世的底子,與旁人看來亦是進步神速,讓那位劉先生讚不絕口,似遇到了天才一般。隻他知道原因為何,確覺這些誇獎受之有愧。

不過也沒過多少時間,便聽得人說,聖駕將至金陵,闔府上下更是忙碌不停,那位劉先生亦以為甄璟多少會受些影響,卻仍未有此跡象,隻老太太到底心疼這孫子,想著讓他歇一歇,也準備準備迎接聖駕之事,暫且讓他們停了學。

且說聖上這次南巡,帶的人並不算多,隻帶了皇後和貴妃,另外還有太子、二皇子、七皇子及家眷等人出門,旨意亦早早就下發到各州府,如今既說將至金陵。當地大小官員更是嚴陣以待,各處官員更是嚴陣以待,提前兩日便由金陵巡撫牽頭,帶著眾人清理街道,並在碼頭迎接龍舟。

而甄家整頓肅穆,雖然這不是甄家第一次接駕,但終究不敢懈怠,這些日子,亦已將早些年在甄府東側修建好的庭院重修整修了,如今甄府一乾女眷、無職人員,雖不能親迎聖駕,但也整肅了衣冠,候於家中正堂內,隻等著外頭的消息。

說來寶玉上世之時,亦碰到過甄家接駕兩次,隻是他當時極不在意此事,況且他又年幼、並無官職,便是不去亦沒什麼,倒也樂得稱病在家。所以今日倒是他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接觸聖人南巡之事,也見得甄老太太和甄夫人坐立不安的焦急神色,一遍遍地派人去外打探消息。

見著有人進門來,便聽得甄老太太急著問道:“可有什麼消息,聖駕可到了?”

“回老太太,聖駕剛到碼頭,咱們老爺正跟著巡撫大人接駕呢。”

“好、好。既已到了,估計不多時,便也該到了行館了。”而後又問道:“老爺可還好罷,聖人瞧著可高興?”

雖隔著一道屏風,卻也恍惚見那小廝撓了撓頭,說道:“奴才離著碼頭有些遠,倒是沒見著這個,不過相必聖人要咱們府裡接駕,定也不會為難了咱們老爺才是。這兩日在外麵,連巡撫大人都要給咱們家些顏麵呢。”

“這些話也是你能說的,還不再出去探聽些消息。”雖說責問,但是甄家老太太的笑容卻是掩也掩不住。

見了那小廝離去,又瞧著坐在下麵的甄瑋和甄璟,說道:“你們倆也是第一次接駕,這個時候不必尋常,你們也要注意些。”頓了頓又接著說道:“瑋兒,你到底比寶玉年長些,這些日子又時常替你老子做事兒,可見是個有成算的,也該照應照應你弟弟,彆叫他除了差錯。”

甄瑋聽著,忙站了起來,躬身應是,又道:“祖母放心,我曉得的。”

“祖母不必擔心我,兄長近來也忙得很,我不會給家裡添麻煩的。”

甄老太太笑著點了點頭,又擺擺手,讓他坐到自己身邊道:“你還小呢,才讀了幾日書,倒還充起大人來了。”

這邊祖孫正自說著,又一小廝跑了近來,忙說道:“聖駕已經往咱們府這邊來了,老爺說眼瞧著就要午時了,聖人定會攜著皇子、官員們一同用膳。請老太太、太太並公子們準備著,以備到時聖人宣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