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請安(二) 八阿哥若無其事的……(2 / 2)

舊*******色 徵* 3407 字 10個月前

我聞言,邊忙起身,謝過了幾位阿哥,還有良妃,一顆心卻是半天沒有回過勁來,手心裡麵已經全然是汗。

我隻好尷尬的隨著他們笑,心中不住的感謝自己當初沒有強撐著,而是說自己失憶了,否則今天這個檻就難過了。又偷偷看向幾位阿哥,九阿哥埋頭吃吃點心,十阿哥在那兒笑個不停,隻是八阿哥玩弄著手邊的青花杯,目光淡淡的,也不知道落在何處。

我收回了目光,隻是低下頭繼續靜靜的搖著扇子,但八阿哥若無其事的目光還是在我腦海中重複映現,不能散去,他到底在思索什麼?是看出我撒謊了,還是在思考最先九阿哥所說之事?

更讓我疑惑的是,這個清棠,是否真的在之前和四阿哥有些來往,那這兩個人到底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將來又該如何自處?良妃深居宮中,平日裡又是一個淡然的性子,八阿哥也斷斷不會和自己的額娘說這些勾心鬥角之事,那九阿哥提這件事情又是為何?難道僅僅是為了我和十阿哥時間的口舌之爭嗎?還是另有深意……

思緒還未理出,頭已經開始疼起來,仿佛真得親受過重創一般。驀地卻聽見怡蘭乾咳二聲,我忙斂了心思看向她,她正略略皺眉的看著我,我心下已經虛了一半,想著竟然是連怡蘭都看出來了,那其他人可不是對我的心不在焉一目了然嘛。

現在雖有失憶這個借口擋著,自己這樣一副魂不守舍苦苦思考的樣子,也不知道像不像一位古代的十二歲的宮女,十二歲的宮女應該乾什麼,是每天笑得沒頭沒腦,還是一副低聲下氣,受人頤指氣使的委屈樣子?又或是日日眉頭緊鎖思慮深重?罷了罷了,先不去想它了,暗自定了定便微微一笑望向怡蘭。

她微微點頭,看著我的目光,也似乎變得也舒心了不少。隻是我卻突然看見,靜站在怡蘭身後的慎玉,是一動不動地盯著十阿哥看,臉上隱隱有笑意,半天都未發現我的目光早已停在她身上頗久了,我心下一怔,也暗自明白了些,偷偷抿嘴笑了一下,卻突然想到日後……便是笑不出來了。再抬頭時,慎玉已經恢複正常,淡淡地看著前方,嘴巴略略抿了幾下,仿佛什麼都不曾發生過。

點心用畢後,良妃和幾位阿哥又聊了一會兒,八阿哥看良妃麵有倦意,便起身告辭,良妃雖有不舍,但也未再留。送走幾位阿哥後,良妃略坐了坐,便也去午睡了。怡蘭輕聲吩咐我和慎玉道:“我在這裡就好了,天怪熱的,你們去歇歇吧,隻是把下午娘娘要喝的藥,還有晚膳準備些就好了。”我本想留下來幫忙,可怡蘭說是我們倆年紀小,該去歇歇,心裡滿是感激的,也就和慎玉去準備下藥材和晚膳了。

就這樣,時間平凡無奇的過去了,良妃日子過得頗為清淡,我在的這些日子,康熙不曾來過,鐘粹宮裡的人心卻也是不焦不躁的,想必也是被良妃寵辱不驚的性子感染了。和在現代相比,在這裡雖是苦了些,寂寞了些,但想想,在良妃宮中當值和其他地方相比,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這樣多想了些,心情也就慢慢平靜下來了。

閒暇時,我便讀讀納蘭容若的《側帽詞》和《飲水詞》,書是良妃給我的,至少閒暇時我可以專注於書本,倒也不覺得寂寞了。

轉眼之間,中秋節就到了,我開始倒不覺得什麼,以前在現代的時候,頂多也是吃吃月餅,瞄幾眼月亮之後照樣坐在電腦前麵紋絲不動。中秋節的偶爾的放假,我也仍是呆在北京,幾乎不曾回家。

想到這裡,不禁又難受起來,如果我不是在這裡,我早就已經在家裡陪著父母了,說不定此時我們正一家子在午後休息,看電視聊天呢,我在現代到底怎樣了?是猝死在故宮才來的這兒麼?心下不禁越想越煩躁起來。

而在這裡卻是不同的,宮裡早就開始張燈結彩起來,連一向心若止水的良妃也稍稍忙碌了些,既要準備一些各色月餅準備饋送,又要添些珠釵衣服什麼的準備中秋那天宮裡的晚宴。

偶爾時不時的也有其他的娘娘來良妃這裡坐一坐,聊得也都是些關於中秋節晚宴的事情,好生忙碌。

我也偶爾會抬頭看一看這裡日漸圓滿的月亮,的確是要比現代的大得多,明亮有澤,光懸天地。看著靜止在天空中不動的月亮,又望望宮裡逐漸亮起來的燈火和身著宮服來來往往的太監宮女,心中不禁頓生悲涼,眼前之景陌生得很,卻又是在逐漸熟悉當中,這片看似和平福祥的宮廷安寧之下,又有多少詭變的風雲在暗處湧動,我和多數人一樣都看不見,想著五年之後就要拉開表層的平靜之幕的奪嫡之爭,心下不禁頓生悲涼,想著如果我能夠一直平靜地呆在鐘粹宮之中,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隻是在康熙五十年良妃薨了之後呢,我一個身份低下的宮女,又該何去何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