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人孫元晏詠呂蒙詩雲:幼小家貧實可哀,願征行去誌難回。不探虎穴求身達,爭得人間富貴來。
這句話說的,是呂蒙十五六歲就投身軍旅討賊,白手起家而最終成為東吳大都督的故事。不過詩人顯然弄錯了一件事,那就是他說呂蒙“爭得富貴”,而實際上呂蒙是非常地道的“無意富貴”。
如果我們看看江東四英,周瑜家中是數代為官,陸遜是江東世家子弟,魯肅也是大族富戶,隻有呂蒙,是非常地道的起身貧賤。他做大都督其實隻有兩年,但是那種雄健質樸、胸襟豁達的作風,和他被人稱為“奇譎”的智慧,卻做為非常鮮明的對比,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呂蒙生平有很多逸事,鑒於我們要談的是他和周瑜、孫權的關係,不妨看看三國誌一件“呂蒙辭兵”的事情。
說這件事情之前,必須先說明,呂蒙到底是孫權的人,還是周瑜的人,三國誌裡其實有明文交待。語在孫權傳記,東吳趙谘出使魏國,向魏帝陳說孫權是“聰明仁智”之主,其中說孫權的“明”就是“拔呂蒙於行陳,是其明也”,也就是說,孫權之於呂蒙,屬於知遇之恩在前,私眷之寵在後。
新三國給我們的印象,好像是呂蒙一直跟隨在周瑜身邊,其實事實恰好相反。呂蒙開始出人頭地,是因為孫權在一堆小年青裡看中了呂蒙,從那之後,呂蒙就一直留在孫權身邊,隨孫權征討,直到赤壁之戰,孫權委任周瑜統領三軍,才把呂蒙交給了周瑜。
呂蒙在赤壁之戰前,曾經跟著孫權伐丹楊、爭黃祖,孫權把他派往周瑜麾下之前,在黃祖戰後專門強調“擊敗黃祖,從呂蒙擊潰其前鋒開始”,並給他封了一個“橫野中郎將”。
“中郎將”和“橫野”其實是分開的,橫野在這裡屬於一個稱號。胡三省曾經點評呂蒙這個封號,說道:“橫野本將軍號,以資序未至,故為中郎將”。也就是說,呂蒙的資曆不夠為將軍,但是孫權硬是給他安了個將軍的稱號。這件事的性質,曾被評論為“孫權攬權過程中培植親信的表現”,但是鑒於我們隻研究jq不研究權謀,就先放下不說。
然後,作為東吳三軍大都督的周瑜,接待了頂著將軍稱號的中郎將呂萌萌,然後呂蒙就作為一個打醬油的,參與了赤壁之戰。
這時候,周瑜行營發生了件有趣的事情。
益州將領襲肅向東吳投誠,周瑜想把襲肅的部屬分一些給呂蒙,但是呂蒙推辭了,這個推辭的理由是襲肅有膽略才乾,而且“慕化遠來”,按道理不應該削奪人家的兵馬。
這件事情,有三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一個是,這個呂蒙辭兵事件,可不是萌萌和嘟嘟拉小手商量商量就家裡弄完了,而是周瑜“表”以肅兵益蒙,即上書給孫權,請求給呂蒙增兵;而且呂蒙推辭,也是向孫權陳說的。這樣一來整個兒事情就有兩個比較奇怪的地方。
首先,襲肅是個外來戶,初來乍到,呂蒙居然就“盛稱”他有膽用,這一看就是借口,而且蒙蒙這會兒還屬於不通文墨,給孫權上個表都得口述了找人代筆的,他要是能搞出“慕化遠來”這種詞,估計也是文書教的。總而言之不管拿啥當借口,呂蒙的意思就是這個增兵他不可以接受。其實這個也挺好理解的,赤壁之戰當中,呂蒙並沒有立下什麼殊勳,平白無故拿彆人兵馬給他,按照呂蒙低調謙抑的性格,肯定是要推辭的。
其次就是,既然呂蒙沒什麼突出的戰功,襲肅又是“慕化遠來”,周瑜為什麼特地上表給孫權要求給呂蒙增兵?如果按照新三的說法,呂蒙是周都督的愛將心腹,那這件事就會變成地道的損人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