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要求說完,肖燕也一一記下來之後,時間也不早了,到底肖燕她們隻是一般的商家,斷沒有被留下來一起吃飯的規矩,肖燕和柳紅便很自然的告辭了。碧盈送他們出了院子,叫了白管家安排她們回去的事情,便回後院向老太太複命了。
白管家見生意成了,也是高興的,到底這聯係的事情是他負責,也算是辦得了差事。因為他的態度也不錯,把接肖燕她們來的那個隨從又喊了來,安排了車子送肖燕她們回去。
阿桂將軍的府邸是在鼓樓附近,往肖燕她們住的天橋附近走,走崇文門和宣武門的路程其實是差不多的。來的時候進的崇文門,這回去的路上肖燕就試著問了問能不能走宣武門,她想著出了內城後,正好能路過琉璃廠(備注①),順便買點兒好些的宣紙回去,到底是給富貴人家繪製圖樣,東西也不好用次品。
隨從想著宣武門人稱“死門”,因為宣武門外是菜市口刑場,囚車從此門經常出入,不過這麼一次倒也沒什麼不吉利的說法,猶豫了一下還是應了下來,叫了車夫改路。
一直到了快出城門的地方,肖燕才喊著車夫停了下來。
那隨從有些驚訝的看著跳下了馬車的肖燕,正打算問問的時候,肖燕便道:“我忽然想起來了,我想著去那邊的教堂(備注②)看看,你們就送到這裡吧,一會兒我們自個兒回去。”
那隨從本來不願,他接的差事要送兩個姑娘回家,若是就送到了這裡,難免要被責備。不過看肖燕堅定的模樣,他最後道:“左右回去也不沒什麼其他差事,我們就在這裡等兩位姑娘了,兩位看完了洋人的教堂,我們再繼續啟程就是了。”
肖燕拗不過這個隨從和車夫,隻得應了下來,拉著柳紅直奔教堂。
作為一名接受過正式洗禮的天主教徒,肖燕在現代自然也是來到這裡的,宣武門天主堂作為北京曆史最古老的教堂,那是最早從明朝萬曆年間就由利瑪竇神父修建的,之後又在康熙年間重新修建擴大。雖然在此後的幾百年裡幾次因為天災人禍毀壞,但是每每都有人出資重建。
最近的一次大概就是康熙五十九的地震吧,不過人家葡萄牙國王慷慨大方,出資重建了,於是這座教堂現在的風格正是在歐洲非常流行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十分漂亮。
離開了隨從和車夫,柳紅才拉著肖燕,連忙問道:“小燕子,你要看什麼教堂啊!早點兒回去開始工作吧!”
“我就是為了工作才去教堂的。”肖燕微微一笑,自從清政府限製了傳教,外籍傳教士的人數就大減,京城裡的羽毛筆之類的東西賣得價格黑得不得了!當然肖燕也知道很多有錢人買回去是當工藝品擺著的,並不會計較價格,可她不一樣啊,她是要用的,消費品和工藝品那是不能比的啊,隻能自己自製羽毛筆了。
可剛才看到這個教堂,肖燕忽然靈光一閃,這年頭的天主教徒才有多少?憑她對聖經的熟悉程度,想和傳教士打好關係那應該不是太困難的,送給交友幾隻羽毛筆,這些傳教士應該不會小氣的說“不成”吧?
打著占便宜的心裡,肖燕樂嗬嗬的就拉著柳紅一起走進教堂。
這座巴洛克建築風格的教堂,內部是穹頂設計,壁畫也十分精美。柳紅看著這種和平日完全不同的房子,有些發愣。肖燕卻沒怎麼說,要知道這裡在後世還會被毀、重建,她曾經看到過的教堂也和現在不完全一樣。
正當兩個人打量著教堂的時候,一名穿著神父長袍的外國男子走了出來,看到肖燕和柳紅,微微的笑了一下,用他有些生硬的漢語說道:“歡迎你們來到主的世界。”
柳紅看著眼前的洋人有些怯場,肖燕也不在意,考慮到這個時代的男女有彆問題,她並沒有考慮走上前和這位神父握手甚至是“親”手,隻是點了點頭表示了敬意,她也不想賣弄自己會外語的事情,這種事情萬一日後有人懷疑解釋起來太麻煩,反正這位神父懂中文,她便說道:“神父您好,我偶然讀到了一本聖經,很有些體會……”
說著,肖燕便微笑著談起了關於聖經、關注聖人的感受。
在她說了幾句後,這位神父便驚訝的看著肖燕,他知道眼前的女子一定是很認真的思考了聖經的故事,才能有這樣的體會,頓時心裡就有喜色,在傳教被限製之後,他很難能夠傳播天主教的教義,這個時候出現一位新的教徒,的確是對他莫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