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薇聽林奶奶說了不少事情後也知道,雖然大雜院的生活現在是不錯了,可是在小燕子來到這裡之前,大雜院的日子可是不好過,街坊鄰裡的沒少幫了忙。儘管這幾年他們也都幫襯著大家夥,可老人們到底都是感念過去窮困時候的恩情的。紫薇這麼一做,倒是讓大雜院不少曾經不大喜歡這樣富家小姐的老人眼裡多了一分滿意。
這事肖燕是聽著某然聽著院子裡的老人閒談時候提起的,她覺得紫薇似乎考慮事情多了一些,最起碼她也知道怎麼做能討好彆人對彆人有利了。
大雜院在富裕了一些後,老人們把一個屋子收拾了出來,供上了佛龕。以前沒條件,這有條件之後,每到了年三十,那擺上的都是最講究的九堂大供:蜜供、套餅、花糕、水果、乾果、花糕、年糕年飯、素餃子和素炒菜。這過年最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準備的。
到了除夕這一天,一般人家的老人是要著正裝領子孫祭拜祖先的,不過這擱大雜院那就是笑談了,自然少了這規矩,不過吃年夜飯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
除夕和正月初一都是要吃餃子的,除夕夜更是要在子時吃,取的就是“更歲交子之義”,用的應是素餡,敬神用。據說是灶王爺這天回家,要重新請神。
老人要給孩子們壓歲錢,這規矩源於老人生活經驗更豐富,壓歲的力度更大。
大雜院的孩子們這幾年的壓歲錢都是老人們從他們平日的用度中節省的,不再如之前一般,都是肖燕準備出來的,不過那畢竟都很少,肖燕自己也會給孩子們都備下一份,到底這過年的時候,這些都已經十來歲的孩子們那是肯定想著出去玩的,一年也就這麼幾天能玩鬨的,怎麼能不儘興呢?
不過因著大些的孩子們都已經開始做工了,他們也不好意思再拿肖燕的那份子,反倒是像二冬他們幾個,還會包上幾個銅板的壓歲錢玩笑一般的給院子裡年紀最小的那幾個,這幾個孩子都是後來才被大家“撿”到大雜院的,比肖燕來得晚,是她看著長大的,自然也更加的親切一些。
一到子時,那就是迎來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驅邪,大雜院每年買來的炮竹都是和周圍幾乎人家一起放的,到底這些東西價錢不低。
等到鞭炮放過了,那就要開始守歲,為的是兩方麵,年歲大的是在辭舊之際有珍惜時光之意,而年青人守歲則有為父母延壽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雖然大雜院的居民都沒什麼親屬關係,可是孩子們把老人當成爺爺奶奶的,自然不會不遵守這規矩,哪怕是最小的孩子,也想著不能睡——雖然每每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睡過去。
守歲一夜,正月初一就是元旦,是家庭內部拜年的日子,不接待客人。不過在這個時候,官員們初一是要到衙門團拜的,同僚之間圍成圓圈,互相拜賀,然後到其他部門去拜年,下級官員需向上級拜年。
大雜院是經商的,哪裡就沒個要拜會的朋友?可肖燕這樣的女孩子,自然是不合適在這個時候登門的,不得已,柳青便拉著二冬三夏一起,開始跟平日相熟的一些掌櫃的互相拜年。
大雜院的其他人則是休息了,到底從初一到初五,店鋪都上了護窗板,表示過年休息的。一直要等到過了“破五”(即正月初五日),年禧基本上過去了,才會舉行個“送神”禮,放鞭炮,在熱烈的祝願氣氛中打開護窗門,露出事先貼好的“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紅對聯,再開始正式營業的,就叫做“開市”。
這一閒下來,肖燕想的事情就多了,比如年初二,在祭財神之後,肖燕就調侃柳紅說等到了明年的大年初二,就該是柳紅回大雜院這個“娘家”的日子了。聽得柳紅很難為情,若不是看著這是過年,一定要好好的教訓教訓肖燕。
不過等鬨騰過後,柳紅卻有了幾分惆悵,要嫁人就是要離開大雜院,這麼多年一起生活的地方總歸是舍不得的,想了半天,柳紅才說道:“其實平日裡,我們也是常見麵的。”
肖燕點點頭,擺出了一副很得意的模樣說道:“是啊,我的好姐妹是會賓樓的少夫人,嘿嘿,我以後想見你了,就往那會賓樓一坐,叫上幾樣好菜,讓你陪我一起吃,然後啊……我吃飯不給錢!”
柳紅一聽,頓時氣笑了,道:“看把你給小氣的!那幾個飯錢還能把你怎麼著了?”
肖燕沒理柳紅,反而笑著對紫薇說道:“紫薇,金鎖,你們看看,柳紅連請我吃飯都不舍得,可見她嫁過去之後,定是個一心想著丈夫的。哼,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水啊!”
這話一說,柳紅隻瞪著肖燕,一時之間竟是反駁不出什麼了。
一旁紫薇的淡淡的笑了笑,想著柳紅過了年也要準備著出嫁了,而她來了這北京城也快一年了,卻是到了現在都沒有找到能認爹的辦法,一時之間便有些憂心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