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 這個善保,果然不是一……(1 / 2)

還珠之立誌種田 可樂酸 3119 字 10個月前

雖然說是定下了,不過從廣州到京城的距離不近,一時半會兒的這事也不可能開始談,肖燕倒是沒有那麼急,繼續忙活著大雜院的事情,忙活著沒有幾個月的柳紅的婚事。

不過幸好在這件事情上,因著她也是未嫁的姑娘,大雜院的老人們自是不能讓她管太多的,很多事情都是他們相互幫襯著辦,加上李家那邊對這親事也是上心的,肖燕隻要到時候拿錢出來就是了。

等著店裡麵又恢複了年前的氣氛的時候,正月十五也就到了。

雖然自清代以來,皇家宮廷不再辦燈會,可是民間的燈會卻一如往常的壯觀。老百姓也樂得出門觀燈,趁著年氣最後再熱鬨熱鬨。

元宵節一早,大雜院的孩子們就開始熱鬨了起來,一個廟會、一個觀燈,這可是大雜院的孩子們每年最重要的兩次活動,怎麼可能不高興呢?肖燕看看孩子們熱鬨的模樣,心裡卻有些發怵,這孩子王果然不是好當的啊!每年一有這活動,那她和柳紅簡直就是忙得如陀螺一般,一想到柳紅嫁人之後這差事可能就是她一個人的,肖燕就一個頭兩個大。

正當肖燕一邊和紫薇聊著天,一邊盤算著賬目的時候,一個男孩子忽然跑了進來,大叫道:“燕子姐姐,和琳和他哥哥來了!”

肖燕一怔,善保和和琳?這正月十五的怎麼可能忽然就來了?莫不是出了事?想到這裡,肖燕站起身,跟著出去,就看見和琳兩個男孩垂頭喪氣的站在那裡,善保臉色很差的站在一旁,拉著弟弟,看著肖燕出來了,善保猶豫了一下才說道:“和琳想著看看燈會,我便帶他出來了,想著你們也可能會去,便打算過來問問。”

看著善保的表情,肖燕似乎察覺到了什麼,不過她也沒細問,隻是笑道:“那倒是來得正好,我們也打算著出門呢,你們先到屋子裡暖和暖和,一會兒讓二冬套了車,帶著爺爺奶奶和小孩子們一道去。”

善保點點頭,看著一旁和孩子們聊在一起的弟弟,覺得今天哪怕是被繼母責備也無所謂,最起碼弟弟今年難得能高興起來,特彆跑出來到大雜院和這裡的孩子們一起去看燈果然是正確的。

紫薇本來因為想著要守孝的關係,沒一起去,自從知道了這些規矩,紫薇在意得很,想著現在更加的虔誠一些以期彌補之前的過失,不過看著肖燕他們人手不夠,還是讓金鎖跟了去,想是能幫上些忙的。

元宵節除了吃元宵之外,還有事不少活動的。

比如“走百病”、又稱“散百病”這種活動,一般去的都是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大雜院一些腿腳比較靈活的老太太們,每年都會精心為這一天準備著,大概是覺得這是她們能做的最大的祈禱,希望院子裡的老人和孩子們都能平平安安的。

除了走百病之外,還有“送燈”活動。因為“燈”與“丁”諧音,在元宵節前,娘家要送花燈給新嫁的女兒家,一般親友也是會送花燈給那些新婚不育的家庭,以求添丁吉兆。

林奶奶想著等著明年或許大雜院就能有這樣的活動了,眼瞅著院子裡的孩子年紀也都大了,這兩年也是時候改成親了。這不是柳紅過了年就要嫁人了?

不過林奶奶她們心裡也有些猶豫,柳紅嫁了,那小燕子年紀也該出嫁了,可是看看平日裡的這些男人,哪一個配得上自己能乾的孩子?一想到這個,老人團就犯難,前兩年覺著小燕子和柳青若是能在一起也是不錯的,可是眼瞅著柳青都二十二了,小燕子也十八了,可就兩個人就是沒那麼個點兒意思!

老人團也不是不曾談過柳青的口風,可是老實的山東漢子在這件事情那是吞吞吐吐、扭扭捏捏,就是不肯給了準話,弄得老人團想跟肖燕提這個事,又怕弄巧成拙。想著這些,老人們覺著這日子倒也不是沒有發愁的地方的,孩子們大了,這婚事就成了難題。

一看到了元宵節,老人們那是早早就想著讓這些大了些的孩子們出去看看,畢竟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傳統中,也是給了未婚男女一個相識的機會的。平日裡年輕女孩是不被允許出外自由活動的——當然了普通人家的孩子為了糊口倒是無所謂,可稍微好點兒的人家卻都是在意的。

不過在過節的時候卻是可以結伴出來遊玩的。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未婚的男女可以借著賞花燈的時候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可以說在元宵燈節期間,正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當然一切都是在立法限製的範圍內的,說是相會,也不過是看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