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通史 General Histo……(1 / 2)

2.1 弗蘭起源

此方世界名為弗蘭辛納斯(Fraxinus),簡稱弗蘭(Fran),人類與諸神共存。

原初之時,世界是一塊被海洋包圍的大陸。諸神平等地庇佑世間擁有智慧或可能誕生智慧的生靈,祂們保護初生的人類,也保護祂們的眷族。

人類憑借智慧建起文明社會。

世間有三十六位神祇,其中序神奧德(Order)和熵神凱奧(Chaos)的力量互相克製,祂們最為強大,餘下三十四神的力量遠不如序神和熵神,分彆是海神、天空神、大地神、生命神、死神、智慧神、戰爭神、災厄神、瘟疫神、饑荒神、豐收神、愛神、太陽神、月神、星神、夜神、藝術神、療愈神、酒神、風神、花神、火神、水神、山神、金幣神、美神、自由神、勇氣神等。

也許,諸神的故事超出了人類的想象與理解。

眷族(Dependents)包括海妖、人魚、魚人、有觸手的海洋生物等克(蘇魯)(Cthulhu)係生物。

個體力量上,神族>眷族>人族,個彆強大的人類可以單獨對抗眷族;種族地位上,神族>人族>眷族。

2.2 弗蘭神誌·諸神篇

神明眷顧人類的時日不長,很快諸神間爆發了激烈的戰爭,人類和眷族也被卷入其中,昔日和睦的部族開始為了各自信仰的神明而戰。

弱小的神明時而抱團抵禦強大的神明,時而互相偷襲。

這場戰爭持續了大約四百年,隕落了三十四位神祇,從此世間隻餘序神奧德和熵神凱奧兩位神明。人類未能考據出諸神混戰的緣由。

一種猜測是戰神與災厄、瘟疫、死亡、謊言四神掀起了戰爭的序幕,因為世間生命的幸福生活削弱了祂們的力量,祂們需要從災難與鮮血中汲取力量。

三十四位神祇的隕落換來了弗蘭九百年和平,此後戰端再起,並更為激烈。

隨著序神與熵神及他們的信徒間戰爭的持續,大陸逐漸變得支離破碎。

戰爭的代價過於殘酷,生者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沃土,亡者的靈魂被緊固在怒號的海洋,不得安寧。

因此,航行的危險與機遇並存,古老的寶藏等待征服海上風浪的勇者發掘。

序熵之戰前的弗蘭大陸還是完整的一塊,如今弗蘭的陸地幾乎完全因宗教戰爭崩裂不複存在,無數海島和少數山脈散布在浩瀚的盤古海上(Panthalassa)。

熵神陷入沉睡,序神閉門不出,神祇的影響尚未消散,但人類的時代自此開始。

2.3 弗蘭神誌·序熵篇

因連年戰爭,世間生靈塗炭,序神奧德和熵神凱奧也在戰爭中負傷,兩位神明簽訂了停戰協議,約定此後千年,各自修生養息,互不侵犯。

於是弗蘭世界的西部,序神奧德的信徒在秩序之地,如今的秩序之海建立教堂,弗蘭世界東部,熵神凱奧的信徒在熵神之地,如今的混沌海築起神殿。

停戰協議沒能持續千年,簽署協議後第914年,奧德前186年,戰火再起。

不知從何而起的傳說中強調至高的神座隻能容納一人,而如今的弗蘭卻有兩個神。

熵神凱奧和序神奧德是諸神中最古老的兩位,祂們是不死不滅的存在,永不隕落。

人類是可塑性很強的種族,他們可以狂熱好戰也可以學會和平相處。

弗蘭辛納斯的人類自文明誕生伊始就被卷入諸神的戰爭,他們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理解和平的可貴。

如果說諸神混戰時的人類是被卷入神明戰爭的無辜生靈,序熵之戰則是“虔誠信徒“們親手撕毀和平協議,將神明綁上戰車,將同類送上戰場。

2.4 弗蘭神誌·澤國篇

史學家對序熵之戰(Order and Chaos’ War,又稱治亂之戰,前186年-前32年)的開端觀點不一。

比較公認的說法是,一群狂熱好戰的熵神信徒在酒精的作用下啟動了一座位於邊境的熵神神殿的斯瓦塔爾炮(Svatar Artillery)(這是一種強大的戰略武器,其中蘊含著強大的凱奧神力,如果沒有相等數量的奧德神力與之抵消,其破壞力難以估量)。

隨即不遠處一座信奉序神的城池如玩具般被摧毀,神力之下無人幸存。

序神教廷震怒,因為停戰協議約定斯瓦塔爾炮是絕不允許使用的禁忌武器,開炮即為宣戰。

經過最初的混亂,序神教廷很快組織起強有力的回擊。

但斯瓦塔爾炮的使用就像潘多拉的盒子,很快各種禁忌的、蘊含神力的武器在戰場上影響局勢,一座座城鎮成為人類無法居住的廢土。

兩方的“勢均力敵”(即對等摧毀對方城池領土)持續了約143年,如果不是受到神力武器的超長冷卻期限製(冷卻期對人類來說很長但對神明隻有一瞬),弗蘭辛納斯大概會更快變成一座巨大的廢墟。

前43年,序神奧德與熵神凱奧在海妖之境展開了最終對決,本就被神力武器掃蕩過的大地變得脆弱不堪,在序神與熵神的對戰中寸寸崩塌。

前42年,海水倒灌陸地,幸存者或攀上高山,或憑借小舟躲避這場曠世浩劫。

史料中關於決戰前因後果的記載是一片空白,也許是真的遺失,也許是那段曆史連序神信徒自己都不知該如何美化以維護神明形象。

但戰爭的結局是無法遮掩的,人類無法踏足的廢土被滔滔海水覆蓋,隻有巍峨的高山還屹立在海麵之上,熵神的神殿俱被摧毀,熵神本人陷入沉睡,序神的信徒宣布他們取得了勝利,但序神自海水淹沒大陸後也再未現身。

序神信徒們堅信整個世界都是序神給他們的許諾,他們宣稱要順應序神的願望,開拓每一塊土地,探索每一片海洋,將序神的信仰傳遍世間。

停戰協議後第1098年,熵神陷入休眠,神殿被毀,序神力量消耗過大,無力乾涉人類,序神的教堂遍布陸地和海洋。

停戰協議後第1100年,史稱奧德元年,在序神教廷的扶持下,布萊爾(Blair)家族建立起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統治了弗蘭世間大部分已知地區的布萊特王國(Bright Kingdom)。

2.5 弗蘭神誌·秘辛篇(不為人知的故事:諸神戰爭的真實原因)

在弗蘭世界,序神和熵神的力量會隨著星辰位置變化而波動,有時序神強於熵神,有時熵神強於序神。

序神和熵神的力量波動會影響弗蘭世界普通生命的存在,譬如導致人類和其他物種的滅亡。

在弱小生物的文明數次誕生又毀滅後,序神與熵神想出了用分身平衡力量的方式。

序神和熵神的本體力量容易受到星辰影響,但分身的實力幾乎不受影響。

由此,弗蘭世界有了餘下三十四位神祇,但這些神祇並不知自己是序神和熵神的分身。

不知自己真實身份的分身有時會不受本體意誌控製,尤其是司掌混亂度的熵神,祂的分身更容易失控。

某次星辰位置變換,序神力量衰弱、熵神力量增強時,熵神將部分力量傳遞給分身,但幾位擁有獨立意誌的分身想要獲得更強的力量和更多的權力,那幾位分身在實力增強時攻擊了其他分身,引發序神和熵神力量失衡。

序神和熵神為了平衡雙方力量,用引導諸神混戰的方式逐漸處理了三十四個分身,即其他生物眼中的三十四位神祇在諸神混戰中紛紛隕落。

設置分身無法長久維持二神力量平衡,序神和熵神嘗試在合適的時間點釋放部分本體力量並陷入沉睡,以此平衡雙方力量。

於是其他生物眼中,九百年和平後,序熵戰爭爆發,大陸分崩離析,海洋遍布弗蘭,熵神沉睡,序神閉門不出。

序神和熵神的“沉睡”方案成功,弗蘭大陸迎來了長久的平衡,雖然深受序神和熵神的影響,人類的時代自神明的沉睡開始。

2.6 弗蘭國誌·布萊特王國

奧德元年到241年間,布萊爾家族建立的布萊特王國統治著弗蘭世間大部分區域。

史冊對這段時期沒有太多記載,大抵是由於布萊爾家族的“無為而治“,或者說不得不無為而治。

世間僅餘的二位神祇在曠世之戰後再未現身,幸存者們麵對著眼前無際的汪洋,不得不接受弗蘭大陸變成澤國的現實。

人們的生存方式和飲食文化發生了巨大改變,沒有良田沃土可供耕作,陸地成為稀缺的奢侈品。

永遠可以相信人類在危難時刻的爆發的智慧,繼無數勇士的犧牲後,航海技術有了長足發展。

從海洋這座巨大寶庫中設法獲得了充足的食物,不再受饑荒困擾的人類開始為了海洋的主權爭鬥。

布萊特王國第十一任國王喬治一世繼位四年後,大貴族威廉姆斯家、斯特林家、菲爾德家聯合反叛(The Williams, The Sterling, The Field),成功推翻了布萊爾家族的統治,國王喬治一世死於混亂。

2.7 弗蘭國誌·路德維希帝國·榮耀篇

奧德241年,布萊特王國的第十一任國王喬治一世因政變失去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