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通史 General Histo……(2 / 2)

奧德246年,塞繆爾·路德維希(Samuel Ludwig)將軍在混亂中建立了疆域更加遼闊的路德維希帝國,史稱塞繆爾(Samuel the Great)大帝、征服者塞繆爾(Conqueror Samuel)。

路德維希家本是布萊爾王國中的軍事貴族,喬治一世死於政變的混亂,幾大貴族為了國王之位割據鼎立。

塞繆爾·路德維希是序神信徒,雖為將軍卻向往秩序、厭惡混亂,他擁有卓越的軍事天賦和指揮才能,五年間多次以少勝多,率領王國軍隊殘部擊敗三大貴族的私兵,建立起路德維希帝國。

帝國建立後路德維希大帝多次率艦隊親征,開疆拓海,帝國的疆域比布萊特王國更加遼闊,混亂之海、海盜灣、海妖之境三個地區在帝國建立之初都納入了帝國版圖。

2.8 弗蘭國誌·路德維希帝國·正午篇

諸神會隕落,熵神會沉眠,帝國的榮耀終有散場之日。

帝國皇室普遍承襲了路德維希大帝的序神信仰,每位國王均以散播宣揚序神教義為己任,他們是一手拿槍一首拿教義的傳教士,不願改變信仰的異教徒被視為“異端”並處死。

先前的布萊特王國雖在序神教廷扶持下建立,布萊爾家族對異教徒的信仰相對更包容,異教徒的地位低於序神教徒,但他們得以保留信仰。

而路德維希家的好戰又善戰的皇帝們相信,征服並消滅異教徒,統一弗蘭世界的信仰,是他們路德維希家代代相傳的責任。

不可否認路德維希帝國的強盛與富裕,但這個篤信序神的集權帝國內部醞釀出越來越多的反抗力量。

起初,秘密供奉熵神的虔誠熵神信徒們被從帝國東部的深山老林、無人海域中抓走,不願改信序神的被當眾處死,麥蒂海的公民紛紛叫好。

後來,緬懷著隕落諸神的信徒們被從帝國各地、各海域抓走,不願改信序神的被當眾處死,麥蒂海的公民仍在叫好。

於是,路德維希帝國建立後的數百年間,序神之外的信仰幾乎被消滅殆儘。

沒有了異教徒作為敵人,帝國開始關注公民的序神信仰是否足夠虔誠。

奧德445年,“序神信仰運動(The Order Renaissance)”開始。

虔誠的標準與日俱增,從每周禮拜一次逐漸抬高到每日禮拜五次。

反抗的種子早在公民心底埋下,時間使種子發芽長大。

2.9 弗蘭國誌·路德維希帝國·律法篇

此外,序神信仰運動前後帝國頒布的其他法律也值得記錄,分彆是:

禁酒令(奧德431年);

出版審查公告(對流通的印刷書籍,印刷廠負有審查義務,不得宣揚異端信仰、不得偽造皇室與政府謠言)(奧德452年);

旅遊與通商倡議(建議公民不前往海妖之境和混亂之海,商船不經行海妖之境和混亂之海)(奧德457年);

知識禁令(序神教徒以外的人不得學習學城的知識,學城學者不得向非序神信徒傳授知識,學

城學者必須受洗成為序神信徒否則剝奪學者頭銜身份)(奧德465年);

醫療優先令(醫生不得無條件接受病人,必須優先治療序神教徒)(奧德467年);

《拱衛帝國法》(每個帝國公民都必須服兵役五年,違者按逃兵處置;每個帝國公民必須揭發身邊的異端,違者按異端處置)(奧德475年);

帝國新聞令(不得使用負麵詞彙描述皇室與首都政府)(奧德478年);

結社檢查規定(帝國公民享有自由結社的權利,但必須提前報備並獲得批準)(奧德497年);

反罷工倡議(帝國的公民為了實現序神的意誌而勞動,罷工抗議是行為不端的表現,高尚的公民不應參與)(奧德527年)。

2.10 弗蘭國誌·路德維希帝國·自由篇

奧德456年,以幾個維京塔爾貴族為首的一群貴族和公民公開宣稱信仰熵神,向往自由。

帝國的戰爭機器自然將矛頭對準了這群異端,但機器的零件對機器積怨已久,老舊的機器吱呀作響,讓這群自稱熵神信徒的人們逃到了已知世界的極北,如今的海盜灣。

帝國不會輕易放過逃跑的異端。

奧德458年,帝國安不列塔尼亞的常備軍白鷺艦隊首次遠征海盜灣,戰爭陷入僵持三年,高昂的軍費支出讓帝國財政不堪重負,常備軍退回駐地,九大海盜王的傳奇故事從此在十片海域傳揚。

他們分彆是:鳳凰海盜王(Pirate King of Phoenix)娜塔莉亞·莫佐羅娃(Natalia Morozova)、死海海盜王阿伯特·威爾遜(Albert Wilson)、風暴海盜王約翰·史塔克(John Stark)、迷霧海盜王巴特萊·戴維斯(Bartley Davies)、冰洋海盜王埃文斯·菲爾德(Evans Field)、火山海盜王塞德裡克·米勒(Cedric Miller)、混亂之海海盜王(手動fpb)丹尼爾·布朗(Daniel Brown)、秩序之海海盜王伊登·瓊斯(Eden Jones)、妖海海盜王愛德溫·威廉姆斯(Edwiin Williams)。

奧德274年,白鷺軍與秩序之海的光明傭兵團聯合圍剿海盜灣,九大海盜王率領諸海盜抵抗,帝國再次以失敗告終。

兩次失敗的帝國默認了以海盜灣稱呼這塊極北地區的海域。

此後,越來越多公民開始或公開或隱蔽的恢複熵神或其他信仰,公開恢複信仰的大都逃到海盜灣或管控相對寬鬆的帝國邊陲成為海盜。

2.11 弗蘭國誌·路德維希帝國·海神篇

九大海盜王得以統領眾海盜,除了出色的戰場指揮能力,還因為他們每人都擁有一件聖物。

聖物上殘存著熵神的力量,這是海盜王得以對抗帝國海軍的重要倚仗。

奧德296年,新皇腓特烈繼位,第三次籌劃消滅海盜灣。

腓特烈意識到擁有聖物的海盜王難以直接戰勝,他令僚佐獻上可以從內部分化九位海盜王的計策。

僚佐冥思苦想,認為海盜們容易因分贓不均內訌(ref海盜分金),他建議陛下偽造藏寶圖分成九份並散播海神寶藏的消息,宣稱獲得海神寶藏的海盜王可以成為海盜的王中之王。

將九大海盜王引到繁榮灣境內靠近海妖之境和混亂之海的海域,趁海盜王因爭奪寶藏內鬥時,再讓事先埋伏的海軍一舉殲滅他們。

兩次挫敗帝國進攻的九大海盜王逐漸變得驕縱好享樂。

奧德298年,得知海神寶藏的消息後,海盜王們急令屬下尋找藏寶圖,每人都想偷偷前往寶圖地點獨占寶藏,成為海盜的王中之王。

雖有一兩位稍微清醒的海盜王意識到可能有詐,但麵對海神寶藏的誘惑他們還是紛紛前往。

九大海盜王在繁榮灣相遇,他們為了隱蔽前往攜帶的手下並不多。

九人碰麵後意識到這很可能是帝國的陰謀,但為時已晚,帝國的艦隊包圍了他們。

海盜王們不得不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與帝國海軍戰鬥,他們和手下被團團包圍、包圍圈越來越小。

海盜王們深知逃脫無望,他們以消耗生命為代價奮力發揮聖物的力量,九大海盜王身死,帝國海軍遭到重創,九件聖物不知所蹤。

奧德298年,帝國付出相當代價消滅了九大海盜王,但並未掌握聖物蹤跡。

消失的聖物令腓特烈寢食難安,他總懷疑會有海盜帶著聖物推翻路德維希家族的統治。

他一邊令兩路部下明中和暗中尋訪聖物蹤跡,一邊趁海盜灣群龍無首時再次發起戰爭。

奧德299年,腓特烈圍攻海盜灣,海盜們開始在廣闊的海盜灣、海妖之境、混亂之海等海域展開遊擊作戰。

戰爭陷入僵持,帝國財政不堪重負,腓特烈廣開稅源、提高稅負,公民生活愈發艱難。

2.12 弗蘭國誌·路德維希帝國·亞曆山大篇

奧德340年,海軍少尉亞曆山大·勞倫斯(Alexander Lawrence)在一場進攻海盜灣的軍事行動期間遭到背叛,成為棄子,被海盜包圍。

被海盜抓住後,他並未像海軍宣傳的那樣被殘忍殺害。

在海盜的據點,一個無名小島上,他慢慢意識到他遇到的這群海盜是一群遠離故地、追求自由之人,並非天性殘忍、愛好殺戮之輩。

亞曆山大與小島上埋藏的聖器魔力金幣產生共鳴,發現自己的獨特感應天賦後,他開始以收集聖器為新的目標。

海盜中流傳著一個故事,九大海盜王之所以敗於帝國之手,因為聖器分散在九人手中,如果能有一人集齊九大聖器,那人能夠推翻路德維希帝國的高壓專治,帶領人民獲得自由。

自此主角開始收集聖器、探索海洋、擴大海盜隊伍再到振興海盜王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