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綿憶和十二阿哥配合得十分默契,沒想到憑借著一日日積累起來的信任,乾隆居然對他們兩人毫無防備,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掉入他們所設的圈套之中了。儘管乾隆令綿懷成為永琪的繼子隻是權宜之計,可綿憶和十二阿哥是不會輕易令乾隆得逞的。
既然乾隆關照了,要綿憶費心照顧綿懷,綿憶自然要做得儘善儘美。綿憶一回府裡,就暗示了知畫,榮親王的“繼子”綿懷要來京城。同時也從知畫口中套出來,原來她一直都知道永琪還活在世上。既然知畫事先已經有心理準備,那麼綿憶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
綿憶在郡王府眾多太監丫鬟中選了一撥極為忠實可靠的,將他們全數派去榮王府,綿憶關照他們勢必要將綿懷伺候穩妥了。
知畫撥弄著指甲,問綿憶:“他會回來嗎?”
綿憶自然知道知畫所說的“他”是誰,綿憶反問:“額娘希望他回來嗎?”
知畫自己也不清楚答案,雖說盼著他回來,可那種感覺沒有從前那樣強烈了。有時候,知畫很想他回來,但目的不是為了能夠把他留在身邊,而是要讓他知道自己是一個多麼不負責任的男人,讓他內疚,讓他自責,這恐怕才是知畫現在想要看到的結果吧。
知畫在心裡決策不下,她思索良久後才道:“綿憶,如果額娘希望他回來,你會反對嗎?”
綿憶怔了怔,見知畫說這話的時候竟是咬牙噬骨的,綿憶知曉這些年自己的額娘對他的思念早已經被磨礪成恨了,那僅存的一點情恐怕也會因為綿懷的到來而消逝殆儘。
如果知畫對他沒了盼頭,那麼綿憶也就不必心存顧慮了。不管他回不回來,這些年自己和額娘受的苦他無論如何都該嘗一嘗的。
綿憶思考後,點了點頭說:“額娘想要他回來,綿憶自然是願意的,不知額娘想不想讓她也跟著回來呢。”
知畫的手指一頓,眼裡掠過一絲憤恨,之後抬起頭,滿是堅決:“綿憶,額娘想要還珠格格回來,額娘願意去伺候還珠格格,額娘也願意去照料他們。明天,我就回榮王府去。至於他,什麼時候回來,以什麼樣的方式回來,我都無異議。”
到底母子連心,這樣隱晦的話也隻有綿憶能夠明白。綿憶應允道:“明天兒子就安排額娘回榮王府去。”綿憶在心裡發誓,終有一天,她會讓那個女人反過來伺候自己的額娘的。不為彆的,就為她奪走了自己的阿瑪,就為她的任性令自己的額娘“守寡”十四年!
爾康接了聖旨之後就駕著馬往大理去了,爾康並不是沒有想過勸說乾隆,關鍵是,乾隆根本連進宮麵聖的機會都不給他。接了聖旨就不能不遵,爾康想著也隻能硬著頭皮先去大理了,至於永琪和小燕子那兒,隻能耐心解釋了。
到了大理之後,爾康就把乾隆的旨意傳了。還沒把話說完,小燕子就劈頭蓋臉罵過來:“綿懷明明是我和永琪的孩子,憑什麼就成了繼子了。上次我們不肯跟你回京城,你還記恨在心呢。還有,皇阿瑪究竟是怎麼了嘛,明知道綿懷是永琪的孩子,硬要他變成繼子,你們到底在搞什麼鬼。還有你,居然連勸也不勸一句……”
爾康被小燕子罵得啞口無言,說實在的他到現在還沒弄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在京城的時候,他怕乾隆又怒斥他企圖不軌,索性連朝內朝外的事一概不過問,接連十數日都待在府裡陪著紫薇,連大門也未出過。
被小燕子這樣斥責,他也覺得委屈,可說到底他還真的無法解釋其中的緣由。
永琪一麵安撫小燕子,一麵擰著眉頭問:“皇阿瑪想要接綿懷進宮我是早有預料的,可他這樣做究竟是什麼意思。小燕子說得對,你在皇阿瑪跟前,就算不知道皇阿瑪此舉何意,至少也該勸說才是,怎麼就趕著來宣旨了。”
爾康心裡覺得冤,他要是能夠在乾隆跟前,哪裡不會阻攔。爾康這些日子也積了不少怨氣,一下子忍不住就宣泄了出來:“你們哪裡知道我的苦楚,皇阿瑪現在年紀大了,眼裡越發揉不得沙子了。這些日子我在皇阿瑪跟前處處小心謹慎,可這樣還被他疑心圖謀不軌。我已經被皇阿瑪革了官職,現在連進宮一趟都困難,更彆說是勸說了。”
小燕子依舊不依不饒:“皇阿瑪這樣寵你和紫薇,就算被革了官職,你一樣可以為綿懷求情的。就算你進不了乾清宮,紫薇也是能去的嘛。”
“紫薇才剛出了月子,你怎麼不為紫薇想想。”經曆了大起大落之後,爾康已經沒有以前那樣沉得住氣了,他對永琪說,“皇阿瑪的旨意我算是帶到了,既然來了,綿懷勢必是要跟我回京城的。”
隻聽得“砰”的一聲,小燕子帶著綿懷進了房,把門鎖得嚴嚴的,她以為這樣就可以阻止綿懷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