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泥雕 我是榮王妃(1 / 2)

還珠同人之畫魂 歆* 3592 字 10個月前

知畫握住她的手,深情款款,她勸慰道:“姐姐千萬不要這樣說,姐姐這樣說那要置永琪於何地。”

小燕子努力回想了一陣,記憶裡仿佛真的有永琪這樣一個人,隻是他摟著的卻是彆人。小燕子忽然看住知畫,有閉眼回想了一陣,然後問:“我和你還有你說的永琪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她神情嚴肅,但是經她這一問,知畫並未自亂陣腳,反倒更容易引出後麵想說的話。知畫含著一片愧疚說:“永琪對姐姐是真心的,無關乎上一代的恩怨,至於我,為了永琪做一些犧牲又何妨。”她眼波一轉,旋即說道:“況且我還有綿憶,姐姐知道嗎,永琪常說綿憶像他,早晚會有擔當,果真綿憶是爭氣的。”

恍惚的意識裡,那個叫永琪的人和自己一直都住在一個名叫大理的地方,對的,就是大理,她從緬甸人手裡跑出來的時候,與她一起被困的爾康告訴她不要回京城,要她去大理找一個人。隻是知畫告訴她永琪已經死了,永琪死了,那麼那個時候自己又在哪裡。小燕子問她:“既然他選擇放棄皇位,那為何還要回京城來?”

“姐姐,太上皇畢竟是他的阿瑪,更何況榮王府是他的家,他每一次背著姐姐回來也是怕姐姐多心罷了。”

小燕子一時間思緒紊亂,眼前隻有知畫帶著笑意和愁緒的臉,至於知畫說了什麼,她已經完全聽不進去了。模糊的影像一次次出現,但是反複出現的都是永琪摟著另一個女人,抑或是自己舉劍指在一個男人的胸口上。

她將知畫說的話從新回想了一遍,一點一點的碎片拚接成了“事實”,她忽然起身,捶著桌子說道:“騙子,永琪是騙子,什麼放棄皇位,說到底是為了怕我報仇!”她氣極敗壞跑出去,不當心撞倒了一個孩子。那孩子重重跌在地上,揉著眉眼直哭,口裡還在喊“額娘”。

小燕子顫了顫身子,下意識想要扶他起來,知畫急急忙忙跑出來將他扶起,為他拍去身上的土,一個勁兒問哪裡疼。他隻管搖頭喊額娘,知畫確信他安然無恙才落定了心。儘管不是自己的孩子,但到底照顧了這樣久,知畫對這孩子或多或少有了幾分真情在裡麵。

她抬頭瞥一眼小燕子,隻見小燕子怔怔看住綿懷,一副暝思苦想的樣子。知畫說:“這些年,妹妹對綿懷算是儘心儘力了,希望姐姐能夠原諒妹妹。”

“你在說什麼?!”像是級被扣了一盆涼水,小燕子仔細打量眼前的孩子。綿懷往知畫身後躲,這樣的情形極為熟悉,好像不久前也發生過一次。她蹲下去想要摸一摸綿懷的臉,綿懷怯怯地叫了聲“走開”。知畫語重心長道:“綿懷,她是你額娘呀。”又對小燕子說:“姐姐不必急,也許是他打小就在我身邊,因此有些認生。”

此時的小燕子就像是個傻瓜,任由知畫戲弄,憑知畫說什麼她都全數相信。她自言自語:“我自己的孩子見到我認生,還要交給彆人來養,真是好笑。”她認定了永琪以及那個太上皇是騙子,什麼放棄皇位,什麼從前的榮王妃,說到底就是在打發她而已。

知畫不再多加理睬她,牽了綿懷的手正要往屋裡走,一個聽差領了宮裡的太監進來。太監手裡執著一卷聖旨,知畫嘴角一揚,這道聖旨來得果然及時。知畫讓人帶走綿懷,攜了小燕子走到正廳門前,說道:“姐姐,聖旨來了。”

小燕子訥訥地跟著她跪下,太監扯著尖厲的嗓門宣道:“室中有眷,皇媳序五,乃故親王側室,因皇媳情意達成,為朕所慨,今擇其為夫,即故親王護陵,欽此。”一連串文縐縐的詞蹦出來,小燕子一句也聽不懂,當做沒事人一樣站起身。

知畫連忙拉她跪下,太監將聖旨卷好,雙手奉到小燕子麵前,說道:“這是先皇的旨意,如今遺旨下告,請側福晉早日動身。”

“動身?去哪兒?”

“自然是去景山為王爺守靈,皇上已命奴才備下馬車及一應替換的衣裳,側福晉請。”太監攤手做著手勢,小燕子往他手指的方向看,外麵停著一輛馬車,馬車旁還有四五個箱籠。她心裡發虛,連忙回頭看知畫。

知畫已經蘊著眼淚:“我原以為皇阿瑪將這檔子事忘了,沒想到姐姐無論怎麼躲,終究是要去為永琪守陵的。姐姐到底躲不過去,不過姐姐放心,逢清明祭日拜祭永琪的時候,我會帶著綿懷一起去的。”

小燕子這才想起還有個綿懷,她目光逡巡,卻發現綿懷已經不再院子裡。這時候太監催促:“側福晉快走吧。”

“請公公沿途照顧好側福晉。”知畫打賞了太監,揚一揚下巴,對小燕子說了一番無關痛癢的話就讓太監帶她走了。

小燕子恨得牙癢癢:“什麼狗屁太上皇,殺了我的……”還沒說完,那太監已經往她嘴裡塞了一個蜜桃,堆笑道:“皇上賞下的蜜桃,說是讓側福晉在路上解渴。”

榮王府裡發生的事,綿憶和永璂全數聽說了,前去的太監將自己見到的一切描述得繪聲繪色。但是說到綿懷的時候,綿憶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說到底都是骨肉兄弟,綿懷畢竟是無辜的,如今該走的人都走了,留下個孩子孤零零也怪可憐。

永璂與他幾乎心意相通,說及綿懷之時,永璂便抓了比在明黃的諭本上寫下幾行字,繼而推到綿憶麵前,說道:“如此可滿意?”

綿憶粗粗看了手諭上的內容,大致是賞綿懷銀兩,和仆從之類,儘管沒有提及任何有關晉賞爵位之類的內容,但是綿憶卻更加覺得舒心。畢竟綿懷如今這樣,哪怕封作親王,也不免被人恥笑,倒不如過得衣食無憂更加來得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