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真偽 兵戎將起 群臣惘然,麵麵……(2 / 2)

人*******情 逍遙紅塵 3680 字 10個月前

當易承烈的腳步從中書令官員身邊挪開的時候,易清鴻的聲音不大不小的揚起,“陳大人,我看你剛才表情不對,是否有什麼想說的?”

那中書令身體一僵,低垂著頭,張了張嘴,想說又不敢說,索性又憋了回去。

“陳大人,為什麼不說?”易清鴻聲音帶笑,隱隱的緊逼之意表露無疑,“莫非這聖旨你看出什麼苗頭?”

陳大人身體又是一抖,依然不吭一聲。

易清鴻的話讓易承烈停下了腳步,猛然回頭,“易清鴻,你到底想乾什麼?”

此刻的易承烈分明動了真怒,直呼易清鴻的名諱而不是大皇兄。

易清鴻未理睬他,而是再度逼視中書令陳大人,“你是起草擬旨的人,每日從你手中傳達的文書不計其數,對於皇命聖旨想必看的也多,這裡你說的話最有發言權,不妨說說看。”

那中書令偷眼看了看易承烈,跪伏下身體,“下官駑鈍,未看出什麼。”

“是嗎?”易清鴻忽然不再咄咄逼人,嗬嗬一笑,“方才我看陳大人表情凝重,還以為陳大人看出了什麼,原來是我多心了。”

陳大人不敢說話,隻是低頭,豆大的汗珠在這奇寒的日子裡粒粒爆出,滴在麵前的地上。

“不過……”易清鴻的聲音再起,“無心之失自然不算錯,有心隱瞞才是真正的欺君之罪吧?”

一句話,那陳大人忽然跪倒在地,聲音哆哆嗦嗦,“大皇子殿下,這,這遺詔下官看確實有些問題,隻是下官眼神不好,怕是未看清楚,絕不是有心隱瞞。”

“皇弟。”易清鴻轉向易承烈,“既是有疑,不如再讓陳大人好好端詳端詳?”

“不,不必了。”陳大人俯身在地,“下官、下官草擬聖旨,也、也曾見過玉璽印鑒無數次,隻依稀記得、記得那玉璽的左上角印鑒有些模糊不清,看慣了那種三邊清晰一邊模糊的紋印,今日見到清楚的玉璽紋印,總有些不慣。”

“你也看不習慣啊。”易清鴻話中有話,“我也看不慣這圖案呢。”

易承烈皺眉,雙手捧著聖旨伸到麵前細細的端看。這一看,他突然瞪大了眼睛,臉上的神情也變了,變的緊張,古怪,還有些不可思議。

而不少偷窺著的官員,也儘將目光投到了那卷黃綾布上,同樣的也是表情古怪,全身緊繃。

“我記得傳國玉璽在先祖一輩時左上角就出現了損傷,雖經巧匠修補,但那絲裂紋早已深入玉質中央,所以當玉璽印下之時,左上角略有模糊,而線紋中心卻比其他三邊多了一道更深的裂紋印痕,這一點我想見過詔書的各位大人都不陌生吧。”易清鴻的眼睛中閃過刀鋒般的光,“但是為何這遺詔中的玉璽之印左上角卻與其他三邊一般無二?皇弟,不知我記錯了沒有?不如取出玉璽對比下如何?”

易承烈象是沒有聽到他的話,直勾勾的盯著那卷黃綾,口中念叨著什麼,遠遠的我聽不到,依稀是不可能,不可能……

他的表情不象是偽裝,更何況,即便是易承烈做假,他不可能不知道玉璽上的問題,怎麼會在這麼顯眼的地方漏出破綻?

唯一的解釋,那就是易清鴻……

“皇弟,這遺詔是你拿出來的,也是你親口宣讀的,本來我不該質疑,但是茲事體大,我覺得需要做一些鑒定,你認為呢?”易清鴻口氣強硬,聽似在詢問易承烈,隻是問語才出,忽然提高了聲音,“中書省,將先皇往日筆跡,詔書,玉璽印鑒全部調出,六部尚書跟隨先皇多年,不妨一齊做個鑒定如何?”

“不可能!”易承烈大吼而出,“遺詔是父皇病榻前親手交予我的,怎麼可能作假?父皇沒必要如此。”

“父皇自是沒必要如此,但若是父皇的遺詔不是這一份,會出現此等情形就不稀奇了。”易清鴻冷笑一聲,“皇弟,你非要我說透嗎?”

“你說我假傳聖旨,意圖奪你皇位?”易承烈怒意勃然,手指捏的哢哢響,剛想一步上前,易清鴻忽然倒退數步,身體隱入百官之中,口中聲音高喝,“殿衛,易承烈意圖謀逆,我以太子令下命捉拿,待查證後再行定罪。”

“你敢拿我?”易承烈身上的氣勢爆起,威煞之氣剛猛的讓人不敢靠近。

殿外,沉重的腳步聲回蕩著,盔甲摩擦的聲音刺耳,從遠處沉悶的踏來,步伐整齊。

易清鴻回首,殿外將士肅殺凝重,刀光劍影閃爍,層層疊疊的看不到邊,竟是將這上朝的威嚴之地團團的圍了起來。

“莫非皇弟認為,誅殺了這滿朝文武,就能登上帝位了嗎?”他話音剛落,仿佛是從天外傳來的聲音,在雲層間飄蕩而至,同樣的沉悶,同樣的厚重,似是萬人一聲凝結而成。

“恭迎大皇子回京……”

“恭迎大皇子回京……”

“恭迎大皇子回京……”

這,是要兵戎相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