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 四阿哥既是來了我這裡,那麼我自……(1 / 2)

愨*******傳 水笙靜夜闌 3769 字 10個月前

四阿哥既是來了我這裡,那麼我自然與德妃的關係更進一步了。於是我收到了德妃派人送來的帖子,言明將於明日來拜訪我,順帶探視四阿哥。

說起來,德妃是個很有些讓人看不透的人。小選進宮的包衣出身,說起來與葉赫那拉氏出身相仿,一樣是入過奴籍,曾經在皇上那裡服侍過。不過,在之前,僖嬪之所以不曾拿她與葉赫那拉女官作比較,也是有緣故的。

一方麵,德妃之所以上位,也有借了姐姐的光的因素。這從她的封號就看得出來,何謂之德?《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這裡的德,指的“道德”或“品行”,這便是禮部拿出來的典故。

但是皇上之所以選德作為烏雅氏的封號,其實另有深意。《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臣不德君。” 在這裡,德由名詞變為動詞,則指“感激”、“恩惠”。其實是提醒德妃,時時不要忘記當年姐姐提攜她的恩德。不然,她當年生下四阿哥的時候,不過是個貴人,出身還不高。要不是將四阿哥送給姐姐抱養,估計頂天也隻能是個嬪。

所以僖嬪在說這話的時候,不僅僅是為尊者晦,也有向姐姐示好的因素在裡麵。不然,僖嬪出自滿洲名門赫舍裡氏,何須顧及小小正黃旗包衣出身的烏雅氏麵子。要知道,烏雅氏雖說是妃,也不過比僖嬪高一級罷了,她的家人還在赫舍裡所在正黃旗下討生活呢。

另一方麵,其實良貴人也好,葉赫那拉氏也好,她們的共同點不僅在於地位低微,更重要的是,良貴人出自“辛者庫”的,是罪臣之女。而葉赫那拉氏,她同樣犯下過罪孽,文貴人的流產足以使她萬劫不複。

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僖嬪一樣沒明說,其實隱隱的還是知道後宮的事瞞不過皇上。不然,縱使葉赫那拉氏手下屍骨累累,隻要皇上不曾察覺,一樣可以憑皇上的寵愛立於後宮。所以,僖嬪這裡潛意識摒棄了德妃作比較,而是選了良貴人。

我也曾困惑過,皇上既然從未失去過對後宮的控製,為何會放任後妃爭鬥不已?上次探視姐姐的時候,我到底沒忍住問出了口,姐姐平靜地回答,當時一語鏗鏘,粉碎了我所有粉紅幻想。“後宮是朝堂的縮影。”再來了一句直白的,“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

說白了,後妃身後都有著家族的影子,朝堂的爭鬥也會體現在後宮裡。所有英明的皇帝都不會樂意臣子們隻有一個聲音,這是持中之道,臣子間互有矛盾,這才能推動臣子按照皇家的意願行動。同理可知,後妃間的爭鬥也許是皇上所樂見的,至少是默許的。當然,所有的鬥爭都是有底線的,臣子的底線是不能有違皇家利益。而後妃,卻是不能傷害到皇嗣。這是所有鬥爭被允許的底線,一旦越過,等待他們的,將是真龍天子的怒火。

所以,即使葉赫那拉氏再怎麼能夠掩飾好一切,將皇上服侍的如何周到,到了最後,都免不了為她當時的舉動付出代價。她唯一能期盼的,從不是皇上能夠寬容她,而是皇上能夠赦免她的家人之罪。

想到這裡,我對葉赫那拉氏的怒火已經降低到了最低。畢竟明知道會自取滅亡的對手沒必要自己去下手,沒得辱沒了自己的身份。何況,隨著身份的再進一步,我的視界也大大拓展,現在我所要注意的,乃是後妃與嬪一類,小主之流已無需我再在意。

收好了那張貼子,我微微一笑。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真有什麼後招,我隻冷眼看著,見招拆招就好。更何況,她還是沾著佟家的光呢,一見麵氣勢就會弱上三分。再者,她到底是懂規矩的,在四阿哥在我這住了近一個月之後才提出前來拜訪的要求。

德妃果然如那張帖子所言,第二天申時前來拜訪。作為主人,我早早打扮好了候在門廳內。因著這是德妃第一次前來拜訪,自然打扮的格外隆重一點。畢竟是十一月的中旬,天氣越發寒冷,早有宮女們咕噥著沒幾天就該下雪了,延禧宮裡的人大都換上了厚實衣裳。像我,披著寶藍色織錦皮毛鬥篷,底下是如意雲紋緞裳,頭上也和著時節換上了紫貂皮的遮眉勒。饒是這般厚厚捂著,瀟笙還很不放心的遞給我一個銀鎏金喜鵲繞梅的手爐,生怕我染上風寒了去。

德妃到的時候,我正好掐算著時間前來迎接。一見麵,我便暗暗點頭。作為包衣出身的後妃,德妃是決不能過於張揚的,但若是太過低調,卻也容易被人輕視了去。像今天她的打扮便很好,翠紋織錦羽緞鬥篷,蘇繡月華錦宮裝,遮眉勒卻是水獺皮的,配她頭上珍珠攢的珠花正好。顏色一則清爽,卻也不至於低了宮妃的品級。不得不說,這是個很懂得分寸進退的女人。要是她今天按品級大肆打扮了來見我,我就得考慮考慮這個女人究竟該不該為友了。

嘴角流露出溫和的笑,我上前見禮,被她笑著一把拉住,我到底要實在做個見禮,卻不想她握得很緊,這禮終究是沒見成,隻得屈一屈膝罷了。回想起當年進位給各宮主位見禮時,惠妃實打實受的我一禮,不由得感歎,德妃的確是個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