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春 大禮四季並……(1 / 1)

迢迢知我意 池知意 1106 字 2024-03-30

大禮四季並不分明,春秋較短,所以很快就入了冬。祈安北塘前腳還開滿花後腳就落滿了雪,好像一夜吹白了頭。寧寧在掰著手指數日子,看著泛黃的紙張一張一張翻過去;紅的、白的、粉色花朵從花骨朵變成花苞,再盛開一朵花,再落下隻剩泛了黃黑的葉瓣,一點點的隨風落下,就好似這顆心。成鈺不是不告而彆,隻是他聽聞城外又有一城,四季如春,想尋一些名貴之物。寧寧知道了肯定會跟著去,到時候哪有驚喜可言。但如果這樣回來就必須解釋清楚,不然少則三天見不到人,多則直接被下令不準進府。但也是奇怪,這麼久就寄回一封家書,可這信上連阿貓阿狗都寫了,唯獨到寧寧那裡變成,近來可好?寧寧越聽越氣,大手一揮便離開院落,可誰知後麵還有一句:等花開。他可從來都知道寧寧一定聽不下去的,所以才這樣寫,為了給她一個驚喜,想想之前也總準備什麼驚奇的玩意兒,差點惹惱這個姑娘,再想想,好像印象裡她真的好懂事,不哭不鬨的,除了遇到那瘮人的鬼天氣,也隻是眼睛紅紅的像個小兔子。反倒是成鈺自己,第一次是因為第一次見麵,寧寧看見他就扭了頭,成鈺以為她不喜歡自己,哭了;第二次,從秋千上摔下來;第三次,之前花朝節把他一個人丟在那裡,搞得他以為再也見不到他,好不容易討了個婚約的說法,結果硬是支支吾吾複述不出來。

寧寧總說成鈺呆,可實際上隻有在她這裡,他甘願被罵癡傻。

宮裡的老人都是宋丞相有福,成鈺看起來就聰慧過人,那些家喻戶曉的所謂神童的故事,並不是故事,成鈺就是那種孩子,讀字、寫詩、做文章;手也巧得很,寧寧那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很多都出自他的手,像是一個按下尾羽就會煽動翅膀的小鳥,還有之前的小兔燈的骨架。成鈺總是說,這還差得遠呢,除非寧寧真的想要天上月;可她也不知道,這世上有一個把她當做自己的月亮的傻子。不過寧寧倒也不是很期待什麼四季轉換,她就是覺得這長襖耽誤她很多事,雖然嘴上說習武好苦,但女紅更苦,根本搞不懂哪根線應該怎樣過來,再怎樣回去。但她聽說,應該送給心上人一個荷包,裡麵裝上香料。所以這布坑坑窪窪,被粗針引去好幾個洞。她不想繡什麼鴛鴦,鴛鴦寓意太明顯,又不想繡牡丹,雖美麗但不適合男兒,她想了許久決定請遲遲教她繡梔子花,梔子花、梔寧,她想這個傻子不敢不帶在身邊。

寧寧想起兒時聽過的詞句:“係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在溫存的回憶裡,就像是一場舊夢。那是尚幼年紀,隻是單純覺得好聽,不過究竟是字詞好聽還是聲音好聽就不得而知,又或許兩者都有。隻可惜,正因不明白詩意的他們,把這簡簡單單兩句、十六個字背的磕磕碰碰,像極了剛學會說話的小娃娃。她總覺得這詞句裡包含了什麼情愫,但又說不出口,她隻想隨著年齡增長慢慢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