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居是汴京內城裡沒什麼名氣的茶室,往來的客人並不多,並非茶水點心難吃,而是居於巷子深處,招牌還是又小又舊,儘顯斑駁之氣。楚衡也是一個偶爾的機會才發現了這個去處,又貪圖這裡的清淨,偶爾便會來此吃茶。
隻不過,今日與往日不同,雖然大堂中隻一名客人,他仍舊讓小兒給自己尋了個偏僻的雅間。腳步匆匆地進去後,便讓店家隨便上些現成的茶水點心,又吩咐宋成遠守在門口,不要讓任何人進來打擾。
時間回到楚衡剛剛下衙的時候,他如同往日一般同眾位同僚告彆後,就上了門外宋成遠趕著的馬車上回家。
然而,馬車駛離眾衙門所在的街道後不過一條街,宋成遠正打算過了轉角加快些馬速,突然有一個人影從路口衝出來。
“籲~”宋成遠猛的拉緊韁繩,那人身影險險避過,不過還是忍不住撲到了馬車箱壁上,緊接著又跌落在地上。
車廂裡的楚衡因著猝不及防的刹車,人險些跌倒,好在他反應靈敏,雙手緊緊握住了扶手。待穩住聲形,一邊詢問宋成遠,一邊掀開了車簾。
隻不過他隻看到宋成遠背對著自己的方向而立,遠處似乎有個瘦小的人影。待宋成遠說了發生的事情,兩人皆以為對方是有急事趕路不小心撞上的,人既然自己走了,看來也沒有受傷。
楚衡知道宋成遠雖然比他兄長活潑許多,但是做事並非毛躁之人,趕車的時候更是十分謹慎小心,也並沒有多說囑咐的話,隻隨口安慰了一句,便再次上了馬車。
楚衡再次坐好後,隨意地打量了下車門簾子處,卻在角落裡發現了一團粗布,頓時一愣。他談著身子伸手,將布團拿在手裡,是極為普通的粗布,但分量卻有些重。楚衡沒有猶豫,直接將布團打開,見麵包裹著一封信和一小枚石頭。心中一陣狐疑,楚衡將信展開,上麵僅僅兩行小字:友之事可以為鑒,子之事無風起浪。
沒頭沒腦的兩句話,換做他人說不定就當作惡作劇一般,隨手丟掉。可楚衡卻在看到這兩句話的一瞬間,就想到了鄭家三子的科舉事件,緊接著就是楚靈均正在參加的科舉考試有坎坷。
於是,楚衡一邊吩咐宋成遠駕車往天然居而來,一邊小心地觀察是否有人跟蹤自己。待確認沒有任何尾巴的時候,才有了開頭的一幕。
這封示警的信被楚衡擺在自己麵前,上麵的兩句話他已經看了很多遍,甚至閉上眼睛腦海中都能清清楚楚的浮現出兩句話中的每一個字。對於楚靈均此次考試遇到些許麻煩,楚衡父子兩人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畢竟自己一家同吏部尚書和陰家已經撕破了臉,隻不過如今太子位置愈發穩固,又提前幫楚靈均打好了招呼,無需偏袒,隻需保持公正即可,且科舉之路是楚靈均必須要經曆的。
思及此處,楚衡將信收好,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哪怕楚靈均往日做事再老成,可若吏部尚書親自下場設局,也難全身而退,他必須要想辦法幫楚靈均過了難關,可距離楚靈均院試不過幾日光景,即便使用加急官驛,也不過堪堪趕到劍南州,楚衡一時間也想不到妥帖的辦法。
幾日的光景轉瞬即逝,很快就到了院試的日子。和縣試的流程基本一致,不過不需要考五天五場,隻有兩場考試,第一場正試隻考一天,共三道題,四書五經各考一題,第三題為詩一首。
依舊是醜時過半起床,也就是後世的淩晨兩點左右,楚靈均略用了些吃食,就在宋成方兩人人的護送下去往考場。這次為了以防萬一,他們特意準備了兩份考籃,裡麵的各種考試用品俱是一樣,分彆由楚靈均和封大兩人拿著,左右的小七和宋成方幫楚靈均阻隔附近的人群,封大則提前去了考場附近。
雖然州裡的路比西平縣寬了一些,可是人群擁擠,進入考場所在的那條街後,乘坐馬車幾乎寸步難行。好在幾人住的客棧不遠,步行也很方便。
前世也是看過一些古裝劇,楚靈均知道這一路人多眼雜,最容易被人鑽空子,如果考籃裡被人扔些違禁的東西,自己可就徹底不用考試了,便和封大提前商量好了對策。
隻是楚靈均過來的路上沒有遇到任何麻煩,待快到寅時初,一切順利,已經有小吏出來維持秩序,並開始讓排在前麵的保人排好隊伍準備隨時做保了。
楚靈均作為西平縣頭名,可以直接使用縣令的手書,再加上他出來的早,排的靠前,很快就輪到他上前。
就在楚靈均被小吏示意上前後,邁步的一瞬間,排在後麵的一個考生突然大力向前擠了過來,正雙手護著考籃的楚靈均忍不住一個趔趄。楚靈均向前踉蹌了幾步,好在他往日習武,下盤功夫不錯,維持住身體的平衡,考籃完好無損。
楚靈均正要回身去看,小吏不耐煩地催促聲響起,他隻來的及餘光看到一身學子衫的男子正坐在地上,嘴裡絮絮叨叨說著誰撞我,擠什麼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