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夏衍獨自回了一趟自己在郊區的小院子。她打車到小區商業街的超市,讓阿姨給她挑了些水果,付完錢,報了門牌號,讓他們送上門。
這個房子是爺爺奶奶買給她的,因為離主城區遠,交付好幾年來,夏衍一次都沒有來住過。平日裡,也是兩位老人幫忙打理。
去年下半年,奶奶家裝修,兩位老人倒是在這兒住過一陣,等到正月過完了才回去的。
除了交付那次,夏衍也就來吃過幾次飯,她對這兒不太熟。就連裝修她也沒有親力親為,都是兩位老人按她的喜好幫她打理的。
小區很大,去住宅區還得再過一道門崗。前幾次都有家裡人開車載她,這次她隻能走去物業的會所門口等接駁車,還好昨日問了管家接駁車的停靠時間。
夏衍的房子在小區深處,接駁車沿著主路往上開了一段路後停在主路邊,剩下的一小段路,得自己走。
她下了車,拐進支路,看著道路兩旁錯落有致、如出一轍的粉牆黛瓦的房子陷入迷茫。支路邊上還有支路,夏衍憑著記憶。又往前走了些,終於看到一塊路標 ,這才在路標的指引下,順利找到了自己家。
夏衍推開大門,驚喜地發現牆角右側,奶奶栽的幾株蘭花開花了,她蹲下身,湊近了去聞,清香撲鼻。
從大門進來到入戶門這段是露天的,地麵鋪了地磚,隻留一側牆角可以種些綠植,所以這些蘭花平日裡並不需要人為澆水。
進了入戶門,夏衍沿著連廊走到了正廳,她按了牆上的開關,發現沒有電。
夏衍又折回去,去入戶門那邊的書房搬了把椅子到玄關櫃邊上,她在櫃子的最上層找到了電閘開關,往上一推,視線左側的大廳裡瞬間燈火通明。
大廳堂前掛著一幅巨大的山水畫,畫下擺了一張羅漢床,矮桌上的擺件也落了灰,夏衍把包包摘下來往在羅漢床上一扔,開始打掃屋子。
正廳靠近院子的那一麵牆俱是中式鏤空落地窗,采光極好,每一扇打開都可以直接通往院子裡。
夏衍一扇一扇打開通風,好久沒住人,屋子裡有一股潮味。
好似不夠,夏衍又把正廳最裡側的窗子推開,窗戶前擺了一張供桌,供桌上擺了一尊觀音像,此刻供桌上,連同那尊白瓷做的觀音像上都落了灰。
夏衍小心翼翼地把觀音像從供桌上拿下來,拿去洗手間衝洗一番仔仔細細擦乾後,暫時將觀音像放在了客廳的長桌上,將供桌上的經書和器具都拿下來,又用抹布把供桌、器具連同觀音像的木頭底座都擦的乾乾淨淨,這才將觀音像重新捧回去。
正廳的長桌上也重新換了桌布。大概因為才剛剛通電,並不見熱水,春日裡的自來水還是有些涼的,洗了幾次抹布,夏衍的手指也有些紅。她在櫃子裡找了瓶裝水和茶葉出來,給自己煮熱茶喝。
水還沒開,門鈴響了,超市的大叔把水果送過來了。夏衍去廚房將水果一一洗淨,裝盤後擺上了供桌。
接著,又去側邊的櫃子裡拿了兩個酥油蠟燭,點燃,放進佛像兩側的蓮花燭台內。再從案上抽出三支清香點上,把桌下的蒲團拿出來,拜了拜,將香插進香爐裡。
許久沒來,禮數還是要有的,做完這些,夏衍開始給自己泡茶。
等喝完茶,她趁著院子裡太陽好,拍了三套衣服,同款不同色,商家要求在室外自然光下拍。
夏衍很多視頻和照片都是自己用手機支架拍的。室內的話很簡單,她那個小公寓簡單布個景就能拍。
這次商家要求外拍,夏衍想起了自己空置的小院子,這種中式建築拍漢服不要太合適,也不會被打擾。
一般為了突出衣服,夏衍都是不露頭的,圖片也不需要修。
夏衍把自己的頭截掉,跟商家確認完圖片和視頻後,將樣衣換下來,折好裝進袋子裡,叫了個快遞,把樣衣給商家寄了回去。
太陽落山前,她關了門窗,回了市區,畢竟第二天還要上班。
到了周一中午,她昨日拍的那家漢服店的掌櫃突然聯係她,說寄回的包裹裡少了一個雲肩。夏衍回憶了半晌,估計是她裝袋的時候落下了。
她覺得完全有可能,夏衍做什麼都有點漫不經心,記得有次副總讓她寄文件,她隨手把剛打印好的一遝停車券裝進了文件封裡。還好她後來及時發現,換了出來,才沒有釀成大錯。
夏衍給掌櫃發微信:【不好意思啊,櫃櫃,可能是我昨天裝袋的時候落下了,你等我晚上回去找找。】
掌櫃:【夏夏,我這邊有點急,後天上新前要開一場直播,到時候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