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鋒於下 如此少見的風景,卻藏在這山……(2 / 2)

濕痕 黑土嘿土 2375 字 2024-03-30

趙硯白翻了個白眼,背過身去,嘴裡發出一聲哼響。

一直到巳時,山上霧氣散去大半,他們才趕到道觀裡。

這淩峰觀紅牆黛瓦,薄霧繚繞,一片清幽淡雅之氣。進院內隻見四麵栽鬆,青枝蒼勁。往上行至院內,便可見石階寬厚,香爐莊嚴地擺在院子的兩旁,又因多日下雨,所以花草潮濕味與香火味混雜在一起,讓整個院子顯地更加肅穆。

李行畫見景感歎道:“這仙觀果然名不虛傳,尚未進內裡,便有一番景致可賞。”

“說的是,說我自小在榮州長大,竟從未來過這淩峰觀,真是可惜。”李行雲也附和道。

幾人相伴著往高處走去,行至一處青石小徑,此石階沿山壁而鑿,盤旋山崖而上,階麵玲瓏而清秀,前接主殿,後接內院,外有鬆木作圍,屬實一眼天外天,不可謂不驚奇。

隨石階而上,進入內院,眼前便出現一幾人抱的巨槐,這槐木粗壯寬大,正立在院中央,雄偉儼然,但也許是歲月久長,那槐木枝雖未死,卻無新葉。

穿過內院,往後殿的方向走去,便是幾座新舊交錯的木樓。這些木樓古樸而神秘,四周彌漫著一些引人入勝的氣息。他們從個各樓間路過,仰頭望頂,一些些微妙的心情從心底油然升起。

晌午將至,天光明明,他們從一路幾乎把淩峰觀轉了個遍。

走著走著,大家的腳步也逐漸慢下來,看起來幾人的確也有些累了,徒腳爬上山來,也是時候該歇息一會了。

李行畫先開口說:“上山也有幾個時辰了,不免口渴,不知何處能討口水喝?”

趙硯白忙回答她:“之前路過內院時,我看有幾個小道童,不如我們先行返回討些水回來?”

李行畫點點頭,李行雲也不帶思考地附和上去:“我也去!”

看到李行雲好似把正事拋在了腦後,張清雁便用扇子捅了捅她的肩,說:“彆忘了我們來是乾什麼的。”

李行雲這才反應過來,如今她可不是姐姐身邊整日裡無所事事的小孩子了,而是衙門裡賺俸祿的捕快,怎麼就把這事給忘了?他們此行是來查和吳守春有關係的線索的,可不能再耽擱了。

於是經過一番告彆,他們終究兵分二路,各自遊覽。

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吸引,在那一群木樓中,張清雁偏偏就注意到了隱藏在後麵的一座高閣。

隻見那消瘦的閣樓孤單地立在穀間,四周再沒有陪伴的亭台,隻有幾座蒼翠的矮山包而已。但此處不同於淩峰觀的主殿,他們登上這閣樓才發現,滿眼隻有曠遠與遼闊,翻滾的雲海包裹著他們的目光所及的一切,群山遙遠連綿,隻怕是仙人之居。

“光隱,隱光,藏鋒於下,靜待天明,好名字。”

滿目的風光,讓張清雁不得不承認光隱閣這三個字用在此處果真不虛。

“如此少見的風景,卻藏在這山靄之中,多可惜。”

“可若是有人刻意為之呢?”

一陣酸澀的清風跑進窗來,雲浪隨之起舞,卻不經意間遮住了耀眼的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