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千金的這件事情侯府是怎麼知道的呢?
說來滑稽可笑,當時隨永寧侯夫人一起出去莊子上的有許多人,又因永寧侯夫人是突然生產的,此時距離足月還有三個月,大家手忙腳亂,又都認為七活八不活,所以卯足了勁幫助永寧侯夫人生產,害怕出什麼意外。
卻不知道,當時莊子裡還有一位婦人,因為見識到了侯府的富貴,就動了歪心思,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兩個孩子調換了,剛出生的小嬰兒,都長的差不多,也就無人在意。
等到侯府一行人離開後,婦人連忙辭了工,離開了,走了很遠的路,把孩子送給了當時一戶十分想要個閨女的人家,也就是桑榆的養父母撫養。
直到當年負責接生的嬤嬤在一次逛街的時候偶遇了永寧侯夫人,兩個人寒暄了一回,嬤嬤言小小姐以後一定一帆風順,命中時常有貴人相助,畢竟像小小姐這種一出生肩膀就帶著像一隻帆船的胎記的人很少見。
永寧侯夫人聽了這話隻覺得滿身的冷汗都下來了,她連忙在附近的茶樓開了個房間,仔仔細細的詢問了當初接生的事宜,得到了嬤嬤的肯定的回答後,就像被人抽乾了力氣一般。
隨即風風火火的趕回了侯府,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尋親之路,直到半年後才得到消息,永寧侯夫人派人把原主接回去了,和楚珺寧一起滴血認親,又查看了胎記,最後證實桑榆確實是侯府的嫡親血脈。
當時侯府就像是被翻了天一般,如珠如寶疼寵了十年的孩子竟然不是親生的,那個被找回來,大字不識、毫無規矩的人竟然是侯府的血脈。
蘇玉婉接受不了,哭著不願意把楚珺寧送走,楚珺寧也哭,實在是她明白自己不是侯府的親生血脈,現在本人回來了,她又豈能留在這給她心裡添堵。
她想要離開,侯府沒有一個人同意,因為原主的父母也隻是養父母,並不是親生的,楚珺寧的來曆就成了一個謎,暫且還沒有查到隻言片語,她無親無故,又是一個十歲的孩子,離開了侯府能去哪?
最後鬨了大半個月,楚珺寧才終於被勸服,同意留下了,同時,侯府也在派出人手尋找楚珺寧的的親生父母,隻不過因為線索太少,又是十年前的事情,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無所獲。
就這樣,原主才回來,就知道自己不受待見了,在楚珺寧鬨騰的這半個月裡,侯府的主子沒有一位前來看她,她也認為自己不該回來,不然就不會讓大家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哦不,這中間還是有人登門的,楚瑾曜心情不爽的時候就會衝到原主的院子裡責罵她,怪她為什麼要回來,彆以為她回來了他們就會把她當成妹妹,在他們的心裡,妹妹永遠隻有一個,就是楚珺寧。
楚庭安雖然不會出言怪罪他,但是卻也對她親近不起來,畢竟鄉下的生活把原主曬得皮膚粗糙,再加上原主喜歡在田地裡自由自在的奔跑,經常下河摸魚蝦,就是一個活脫脫的鄉下丫頭的真實寫照,因此,楚庭安總是覺得原主不像侯府裡的人,肯定是弄錯了。
楚宗頤雖然不像兩位弟弟那般表現的這麼明顯,卻也沒有給過原主一絲一毫的關懷,反而縱容著弟弟們折辱原主,從不曾說一句公道話。
至於楚章文和蘇玉婉兩個人,更是對原主沒什麼感情,若是被教導的好還差不多,沒想到找回來的卻是這副模樣,兩個人都大失所望,都把希望放在了楚珺寧身上。
所以,原主的生活可謂是每天都在水深火熱之中,她一個小孩子,又做錯了什麼?
原主當時隻是一個十歲的小孩子,若是加以教導,很難保證日後不會像楚珺寧一般優秀,可是,沒有人把她當成一回事,彆說請人教導了,就是日常的禮儀規範原主都不曾涉獵。
再加上侯府主子的故意忽略,下人們最是知曉風從哪邊來的了,明裡暗裡的都在欺負原主,年紀尚小又從來不曾遭受過這些的原主吃了許多苦。
後來楚珺寧緩過來了,她想來找她玩,卻不被允許,隻能偷偷地來找她,見識過許多下人故意為難她,那時的楚珺寧屢屢看到了都會出手教訓他們,讓他們對原主尊重一些。
楚珺寧還會去求蘇玉婉,想要她照顧照顧原主,畢竟她自己占據了原主十年的幸福時光,她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應該是原主的。
這些話不說還好,一說蘇玉婉就暴跳如雷,認為是原主怨恨楚珺寧,故意說給她聽,導致蘇玉婉氣衝衝的跑過來給原主教訓了一頓,還狠狠地責罰了她,嚇的原主再不敢和楚珺寧有更多的交流了。
楚珺寧哭喊著自己不是這個意思,卻被蘇玉婉給拽走了,三令五申的讓楚珺寧不要再來找她玩,三位哥哥也附和著說,獨留原主一個人莫名其妙的挨了頓打,還受了罰,最後被關在屋子裡反省。
後來楚珺寧就不敢明目張膽的來找原主了,她很困惑,為什麼自己明明是好意,卻被人這樣的曲解,所以她隻能偷偷地來,給她送些吃的、穿的,好讓她能稍稍的舒服一些。
因為這些事情日積月累下來,原主也不敢和楚珺寧太親近,她給她東西,她就默默地收著,卻從來都沒有用過。
楚瑾曜動了動發麻的身子,伸手一摸臉龐,早已經淚如雨下,怎麼就突然想起了從前,想起了那些早就已經被他拋諸於腦後的事情。
那是他們的妹妹啊,為什麼會受到這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