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是這樣,當妻子哭著訴著向他講著自己的苦衷時,嶽飛看在孩子們的份上也還是選擇了原諒,隻是終究感情有了些許裂痕。
不過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
嶽飛自己所選擇的職業就意味著他一定會過上風餐露宿、征戰沙場的生活。
短暫的休假結束後,嶽飛重新啟程到處征戰,卻不想一年後立下戰功收兵回城的嶽飛,迎接他的確是家中的一封書信,信中說道,妻子已經嫁人。而所嫁之人和嶽飛甚至同屬於韓世忠的帳下。
這次嶽飛沒有在選擇原諒,隻是派人給妻子送去了五百錢,從此便不再聯係。
知道了嶽飛家事後,李氏的父母對這個準女婿十分不滿意。他的家中有三個孩子,還待字閨中的李氏一旦嫁過去隻能成為繼母不說,丈夫的職業還很不穩定,更是常年在外無暇顧及家裡瑣事。到時候整個家庭怕是都需要李氏一個人撐著。
儘管李氏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趕快嫁出去,可是李氏到底是他們的親閨女,父母卻怎麼也不能將閨女往這樣一個火坑裡去推。
不過李氏卻看中了這個男人,甚至在他身上發覺出了彆人沒有注意到的閃光點。
出兵在外還惦記著給母親,子女帶禮物——說明了嶽飛有家庭觀念;
第一次為了孩子選擇原諒了妻子——說明嶽飛有容人之量;
第二次當妻子再次帶了綠帽子給他,嶽飛選擇恩斷義絕後卻還是給前妻送去了一筆不菲的錢財——說明嶽飛胸襟寬廣;
更重要的是,儘管嶽飛現在隻是一個小小的偏校,但李氏看懂了嶽飛心中的抱負,也明白這個男人的誌向。她覺得嶽飛日後定能出人頭地。
這些他人未曾察覺或者並不在意、理解的事情,放到李氏這裡卻成了種種十分重要的優點。
而對於李氏身為閨中女子卻拋頭露麵,遊走於市井之間,所展現的潑辣個性。嶽飛也欣然接受,甚至頗為滿意。
可以說嶽飛和李氏互相看中了彼此,兩個旁人不被理解的靈魂,碰撞在一起燃出了火花。
於是李氏不顧父母親朋的反對,選擇了嫁給嶽飛。選擇常年獨守空房,為他照顧老人孩子、為他生兒育女、為他操持家事……
而嶽飛也愛上了這個女子,接受、更是欣賞她與其他女人的不同之處,她的成熟、她的獨立……最後選擇了娶她為妻。
好在李氏並沒有看錯嶽飛,嶽飛的仕途蒸蒸日上,從最底層乾起。不到十年的光景,嶽飛便被封為清遠軍節度使,而這也是兩宋數百年間最為年輕的節度使。
那一年嶽飛僅僅三十一歲。
在夫君清貧之時,李氏願意用自己的錢財補貼家用,與婆婆兩人共同硬生生的撐起了這個家。
而在自己的夫君的官運亨通、一家的生活漸漸寬裕之時,李氏也漸漸轉變了性子。不再像早年間那般潑辣,反而溫婉了許多,開始學習管家之道,學習門庭的各種規則,學好如何做一個當家主母。
看著這一手秀麗的字體,很難想象李氏三十歲之前僅僅隻是識得幾個簡單的漢字。
縱觀史冊人們隻是記住了嶽飛的英勇、神武,卻掩蓋住了李氏這一個弱女子身上的閃光點。
或許她隻是生錯了時代。
若是給她一個機會,也許她能比誰做的都好。
*
話說回來,李氏的信寄出之後,嶽飛那邊反應也很快,沒過上幾日,就有一個郎中被兵士們護送著過來。
莫看他瞧上去其貌不揚,甚至長的透露出一種病態般的瘦弱,連走快幾步都呼哧帶喘的。看上去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哪個是病人,哪個又是郎中。
可實際上,他卻是整個荊湖北路首屈一指的名醫,每日找他看病的人過江之鯉般排的滿滿當當,嶽飛能請他來為姚老夫人診治,花了大價錢不說,還是看在嶽飛的麵子上才肯過來的。
或許用一句文縐縐的話來說,就是“醫者不能自醫?”
郎中來的那天,日頭高照,陽光正好。嶽靄正和嶽震在院子裡追逐跑跳。
與其說是打鬨,倒不如說是嶽震在單方麵的逗著嶽靄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