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章-天之規,人之則 帝國的名詞以及……(1 / 2)

今宵輾轉難眠。在皇城內我希望獲得的,無一例外地離我遠去,而送往伊茲的火繩銃也不知道父親能給予多大的重視。

我默默地爬起來,點上了一隻蠟燭。

接著,我就聽到門被打開的聲音“少主有何吩咐?”

“沒事,文代,隻不過想看會兒書。你可以回房休息,不用把守在門外。”

“遵命。”

文代離開了我的房間。相信在我的命令下他應該會乖乖回去吧。

書桌上以及書桌旁的地上淩亂地散落著各種各樣的書。我從來沒有看完書歸位的習慣,也不願意有人替我收拾。我隨意地撿起一本書,漫不經心地翻著。

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

首先是成為公主的家臣的問題。我不會奢望加入她的家臣團就能走進她多少,也不奢望如此能夠實現什麼,隻不過我有必須回到伊茲的命運,在這個過渡時期我不能留下任何留戀。但是讓我比較在意的是那個蹩腳的天誅司的孩子。

本朝在天子之下封兩個國師,陽之禦子和陰之禦子。他們是神的代言人,代表秩序與憐憫。陽之禦子為丞相,輔佐皇帝將皇帝引導向仁治。陽之禦子沒有實權,隻能向皇帝進言,但是在民間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陰之禦子掌管天誅司,在暗中除掉危害帝國的人。兩個禦子必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兩人。當其中一方死去時,另一方自動失去作為禦子資格,接著就必須在民間尋找當日誕生的兩個孩子,將他們選為禦子轉世,進行教育,當他們元服後接任禦子。在這禦子空置的十四年時間,陽之禦子的位置由陰之禦子的子嗣填補,陰之禦子的權力由陽之禦子的子嗣控製。如果沒有子嗣,那麼就空置十四年。因為禦子畢竟不是不可或缺的位置。臣民寧可暫時沒有神的代言人監督作為神之子嗣的皇帝,也不希望虛偽的神使控製皇權。

那個蹩腳的天誅司的孩子,很可能是陽之禦子的孩子。為了她隨時可以接管天誅司才讓這個什麼都不懂得家夥加入的。

皇帝作為萬世一脈的統治者,現在的皇帝是四千年前第一位稱帝的人的直係子嗣。公主被稱為“姬”皇子被稱為“彥”。而當皇子成長為皇帝時為了體現他已經成為半神,稱號由彥變為“尊”,公主成為皇帝時,稱號變為“命”。但是,雖然皇帝被稱為是“萬世一脈”,可惜受夫權影響近幾百年來已經不再是萬世一脈,而是男係一脈。曆史上有國師架空帝權統治帝國的時代,也有過華族割據無視帝命的時代。但是,不論多麼動蕩,皇帝作為神之子嗣這一點卻從未動搖過。貫徹千年,更是根深蒂固。所以……我想,這也是我拒絕否定皇權的很重要的原因吧。

……這本書我一點都看不下去。

我輕揉著睛明穴,將書隨手扔到地上。

明天也要去皇宮啊。

皇宮分為外城與內城,可謂皇都的城中之城。外城是官員辦公的地方。我所屬的民部的辦公地點就在外城,辦公地點集中是為了加強各部交流,方便聯合。但是各部的官員的住處都分散在皇都的各個地方,論位級決定離皇宮的遠近。所以,作為從七位上的我去皇宮就要走好遠。伊茲多好啊,最高行政長官都是從五位上,在伊茲從七位上的住處一定不會離州府太遠。

而內城是皇帝以及其眷屬的住處。裡麵除了皇帝以外沒一個男人。當然,宦官我可不承認那是男人。通往內城的門都被嚴格把守,但是我想這些門被突破了,叛黨一定是勢如破竹。曆史上有華族的叛軍攻入內城的事。當時沒有發生武力超群的宦官一人力頂千人的戲劇性事件,所以我想即使是現在,內城防衛也是如此吧。但是,皇帝作為神的子嗣,叛軍最終也拿他沒辦法,最多也隻能要挾,軟禁,而已。

華族曾經也是皇帝的親屬。最初的華族是沒能當上皇帝的皇子。隨著帝國疆土的擴大,他們被安置在地方,成為地方的行政主管。但是作為皇帝的親族,他們被賦予了很大的權力。以伊茲守為例,伊茲守位級最高時是正三位下。但是後來擁有強大實力的華族不時發生割據,相互征討,最終演變為針對皇帝的叛亂,使得皇帝不得不重新考慮華族問題。因此,現在華族隻不過作為單純的地方行政主管對待,位級也到最高從五位上。也就是說,許多帝都的官都能對他們發號施令。而且為了防止華族叛亂,華族所掌控的領地的城市規模,軍隊規模都受到限製,每年軍隊中的精兵強將都會經過考核提拔到皇都,成為禁軍。沒有任何華族的領地的經濟比皇都優秀,沒有任何華族的領地擁有比皇都強大的軍隊。

但是,作為邊防的華族領會獲得較為寬鬆的發展軍隊的特權。因為他們必須抵禦外族的侵略。例如伊茲就擁有與皇都匹敵的水軍。為了抵禦敵人登島占領伊茲,伊茲同樣擁有步軍,但是伊茲步軍的規模和皇都是無法相比的。

要說為什麼皇帝如此對待華族,其實想想也知道。都過了千年了,誰會在乎一千年前是一家呢?

不知道送到伊茲的火繩銃怎麼樣了。

伊茲已經近七十年無戰事了。百句人懼怕我們的實力沒有再進攻過,而北部強大的露西亞人主要擅長陸戰,最近一次海上交火也能追溯到近百年前。掌管軍隊的部門是防人司。防人指的是軍隊。但是伊茲的防人司比較特彆,因為我們對研究新的技術情有獨鐘。由於軍隊規模受到限製,我們不得不從質量上加強我們的軍隊。我們在木質戰艦的外側安上鐵板製造的大安宅船能夠有效抵禦敵人的火矢,船上的火炮更是能給任何敵艦以致命的打擊。而這次送往防人司的火繩銃如果仿製成功,一定是陸戰利器。

防人司的軍隊單位是“備”。一個備約五百人。可以的話我希望一年後我們能擁有火繩銃備。我不指望這個備能有多大規模,三百人就好。隻要皇都認可我們的技術,很快就能大量生產。從異邦人的態度上看,他們對於我們是輕蔑的。這次其實他們沒有同意我的要求離開的必要。也許隻不過是我說的觸動了他們中的領頭人——那位名為晨星的人而已。但是我不認為他們的臣民會認可。所以,他們再次派使節來訪,甚至是派軍隊都不足為奇。

我看到東方已經微亮。輕輕吹滅蠟燭後,我想去弄點水喝,接著恐怕就要吃點東西後步行前往皇宮了。

我推開門,卻在門外看到文代。

“文代,我不是叫你去休息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