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2012年9月“通常道路……(1 / 2)

高中生活劄記 魚芽貝 4842 字 2024-03-30

2012年9月

“通常道路兩邊的綠化帶都會種這種草,學名就是墨西哥麥草,因為它四季常青,很好生長……”

講台上,生物老師正在從有絲分裂扯到學校附近的綠化帶,判斷出這段可以不用聽,莫依然慢慢慢慢轉著手裡的晨光水性筆開始走神。

想晚自習前半小時的數學小題,想今天要背誦的文言文,莫依然複雜地歎了口氣。

北豐高中出了名的節奏快,她顯然還沒有適應。

旁邊李思雯在用方形藍色便簽紙折第九朵玫瑰花,還在每朵底下粘了環,其餘八朵在桌子上開得爭奇鬥豔極其熱鬨。

李思雯是莫依然的小學同學,兩人小學時還做過一陣同桌。

高一開學第一天在教室門口遇到時就說好坐一起。

班主任朱老師是個很好說話的老師,從班上大多數人開學自己選的座位到現在沒有變動就能看出來。

隻要合理,班主任是很願意給他們一些自主權的。

莫依然看向講台,生物老師終於停止了對學校門口綠化帶的介紹,背對他們開始畫有絲分裂的中期圖。

她湊過去小小聲和李思雯講話:“你折這麼多小心被老師發現。”

“沒事兒。”李思雯滿不在乎。

莫依然跟著老師畫好了圖,用手肘推了推李思雯提醒:“你圖畫了沒啊,許老師說這個考試一定考的。”

“早畫好了。”

說著,第十朵玫瑰花開放完畢。

李思雯把十朵藍玫瑰一隻手捧起來,捉起莫依然放在桌上的手,拿開了莫依然手裡的筆,打扮娃娃一樣給莫依然每根手指戴了一個。

另一隻手也被這位剛出爐的手工匠人如法炮製,莫依然覺得好笑,索性也快下課了,於是好脾氣地一直戴到了下節課開始。

這節課許老師東拉西扯講故事,隻講到中期,後期沒來得及講。

莫依然又看了一遍剛剛畫的圖才合上生物書,仔細看會發現她的生物書裡麵有點凸起。

莫依然害怕齧齒類動物到瘋魔的地步,平時聽到誰說了個字都會起一身雞皮疙瘩。

發生物書時,拿到手要先給李思雯。

李思雯熟練地從桌肚裡掏出彩色貼畫,一頁一頁查找齧齒類動物圖像,再全部貼好。

一邊貼一邊碎碎念:“我這次的貼紙都是立體的,比上次的要好看好多呢。”

這樣這本書才回到莫依然手裡。

第一次周考如期而至,莫依然考了班上第一名。

按莫依然自己的說法,這個第一名很有些運氣。

語文基礎部分的選擇題和作文加起來她隻扣了十分,因此語文分數高了一大截,數學英語算是正常發揮。

所以在莫依然看來,這次的分數作不得數。

不過其他人不這麼想。

在語文老師拿著莫依然的作文在全班麵前範讀,並用高考標準表揚了莫依然的作文字跡之後,莫依然的語文試卷被動地在班上小範圍地傳閱了一下,莫依然很不好意思。

上晚自習前,李思雯貓著腰從教室後門竄回座位,坐下後長舒一口氣,趁老師還沒來,莫依然疑惑問她:“你今天怎麼這麼晚?”

李思雯進班數學成績第一,因此當上了數學課代表。

北豐從高一開始就規定,晚自習第一節課的前半小時必須做數學小題,李思雯作為數學課代表,每次吃完飯就溜達著去拿印好的數學小題。

數學小題就是一張A4紙,正反打印著一共14道填空題,和高考分值一樣,一道5分,滿分70。

每一道題下麵都留了空白讓打草稿,不打草稿直接寫答案的算零分處理,或者當著老師的麵把題再做一次。

總之,北豐數學校訓:草稿比答案重要。

數學老師是個快退休的老頭,對十五六歲的小孩很是寬容,第一天發現有些學生半小時內做不完後,就對李思雯提前來拿題的做法睜隻眼閉隻眼了。

在北豐高中,每晚的數學小題可以說是代代相傳。

合格的北豐人可以不知道北豐的校長是誰,但一定知道數學小題。

當然據教導處說,數學小題的難度沒法跟高考填空題比,大多數是基礎題,隻有一兩道提高或拓展。

饒是這樣,莫依然班上每天能得滿分的也寥寥無幾。

莫依然數學本來就是短板,晚上的這半小時可以說是身心俱疲痛苦不堪。

李思雯喘了口氣,輕聲說:“我去的時候老頭不在,就等了一會兒。”剛拿起筆準備做題又湊過來,“你猜,火箭班周考最高分多少?”

高一的1班和2班是北豐高中今年分班新設立的班級,美其名曰火箭班。

這些學生如果打散分到彆的班,全部都是班上的第一和第二,總之就是學霸學神聚集地。

莫依然猜不到:“多少啊?四百?”

“四百二!”李思雯麵目猙獰:“1班的顧朗希!這還是人考出來的分數嗎?!三門隻扣了二十分!”

“四樓的都是一些變態!”李思雯邊做題邊喃喃自語。

北豐今年最後一年收自費生,但自費生也有分數門檻。沒有達到自費分數線,有錢一樣上不到這所省重點,就這樣今年一共編了20個班。

1班和2班是火箭班,3班、4班和5班是重點班。

剩下的就是普通班,自費生當然分在普通班。

莫依然中考的分數進普通班綽綽有餘,但還差幾分才能進重點班。

剛開始還覺得失落,不過上了兩天課之後倒是慶幸自己少了幾分。普通班的進度她還沒有完全適應,更不要說樓上的重點班了。

莫依然聽著李思雯的自言自語沒什麼反應,正看著第一道填空仔細回憶集合的概念,順便在心裡腹誹:高考填空題怎麼可能讓默寫集合的概念,這是哪個沒事乾的老師出的!